第九十章(1 / 2)

大年初八就是新皇登基, 改了國號, 大赦天下。

擁護太子的官員都得到了進封, 魏淩已經是英國公了, 隻給他漲了俸祿。而陸嘉學卻封了宣威將軍, 已經算得是武官第一人了。

魏淩去了宮中領賞, 等回來的時候宜寧正要為了管家的事去找他。隔著簾子就聽到他怒極的聲音:“……汪遠未免太糊塗了些!”

屋內另一個聲音說道:“殺都殺了, 也隻能算了罷。”

屋外大雪未融,厚厚的漳絨簾子隔著,裏頭燒著地龍很暖和。宜寧聽到汪遠這個名字, 卻是若有所思。

汪遠這個人她是聽說過的。

這個人的故事說起來很傳奇,所以坊間流傳得多。他非常的聰明,年少的時候家裏窮, 他母親為了送他去讀書, 幫那些渡口上的挑夫洗衣裳掙錢,這才供出了這麼一個寒門學子。好不容易考上了秀才, 親戚們對他們家是另眼相看。但誰知道後來汪遠四五次都考不上進士, 他的名聲漸漸弱了。直到四十歲才得了主考官的賞識中舉, 但這個時候的汪遠早就變了。他被選了庶吉士之後並不是按部就班地升遷, 而是選擇了巴結當時的秉筆太監, 得了先皇的賞識, 八年之後竟坐到了內閣首輔的位置上。

這個人聰明是聰明,善於偷奸耍滑,但無什麼治國的手段, 整個朝廷讓他管得是烏煙瘴氣, 亂象橫生。這人對人又格外的狠毒不留情,算計別人是一把好手,無人能動得了他。但是兩任皇帝都非常的賞識他,他自己又控製著內閣,內閣之內誰也拿他無辦法。

他在任的時候害死了許多忠良,其中羅慎遠的老師徐渭就是其中一個。

宜寧想到這裏,眼前好似浮現那些場景,再想到羅慎遠,突然有種呼吸不過來的感覺。

羅慎遠中了探花之後,徐渭賞識羅慎遠,且他的手下也缺可用之人。四年之內就把羅慎遠提拔到了吏部侍郎的位置,當時朝堂之中,皆以為徐渭是以閣老來培養羅慎遠。他又一貫沉默寡言的,才華橫溢,對老師也很恭敬,賞識他的人不在少數。

所以徐渭慘死之後,所有人都以為羅慎遠會幫老師報仇,至少會給老師討個公道。結果他什麼都沒有做,他不僅沒有做,反而和汪遠派的關係近了。他的同門——也是徐渭的學生楊淩,雖然平時不怎麼得徐渭看重,卻為了救徐渭被打死在午門。楊淩被打的時候,羅慎遠的轎子剛過午門,慘嚎聲一陣陣的響起,卻連停都沒有停下來看他一眼,目不斜視地任轎子過去了。

清流派的官員見此俱怒了,雖然懼怕於汪遠的威懾力什麼都不敢說,卻再也無人跟羅慎遠往來。私底下什麼難聽的話都罵過羅慎遠,畜生不如,忘恩負義。吏部的清流派郎中甚至拒絕向羅慎遠稟報,要不是羅慎遠因此怒而責罰了十多個人,恐怕大家都還怠慢他。

責罰過後是不再有人怠慢他。但他們卻紛紛去了楊淩家祭拜,整天為楊淩披麻布惡心羅慎遠,還把楊淩的靈台擺到了羅慎遠家旁邊。羅慎遠對這些的態度都是容忍的,回家的時候繞過這些人就是了。

清流派看不過去的言官給羅慎遠寫信,罵他助紂為虐,為虎作倀。羅慎遠倒也不管別人罵不罵他,在汪遠的提拔之下他進了內閣。甚至在加封大學士的時候,有言官站在他家門口猶不放過地說:“此賊進中樞,毋吾便懸於門口,做了鬼也日夜跟著!”

羅慎遠卻已經進了內閣,且得了汪遠的重視。汪遠為人奸佞,他手上倒也不幹淨。

直到後來汪遠慘死於他之手,他成了首輔之後,才沒有人敢罵他了。

對於以前的宜寧來說,這不過就是隨意聽到的話而已,她甚至也為羅慎遠的狠毒無情而心驚過。但是如今她是認識他的,這個人是跟她從小長大的兄長,這個人是那個給她寫字帖,對她溫言細語的羅慎遠。

再想到這些事,想到多年前隔著人海看到的陰鬱高大的青年。她就覺得難受。

……

“宜寧,你來了如何不進來?”魏淩的聲音響起。

宜寧才回過神,跟著魏淩進了書房,跟魏淩一起說話的是定北侯傅平。笑起來很和善,因是大過年的,他還從袖中摸了個紅包送給宜寧。宜寧收下紅包之後屈身跟魏淩說:“回事處的管事跟我說,您要支五千裏銀子修葺院子?”

傅平聽了饒有興致,魏淩在英國公府可是說一不二的,他這女孩兒找回來,看著嬌氣秀致的,竟然管到了他的頭上來。

魏淩把宜寧叫至跟前,笑著問道:“你是疑惑嗎,那可要爹爹開了明細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