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林家女1(1 / 2)

三月十七,春末夏初。

無風,無雨。

清潤的月光透過薄如輕紗的浮雲,柔柔地灑在窗欞上,為木窗鍍了一層淡淡的銀灰。

一抹倩麗的身影,就這樣依靠在門上,望著小院上方的那一片四四方方的夜空裏皎潔的明月,有意無意地撥弄著手裏的玉佩。

這是姐姐的遺物,在姐姐死後,由東魯當今天子明宗皇帝,親手交到她的手中。玉佩交到她手中的同時,她得到了天子的承諾:持此玉佩麵聖,可以滿足她的三次所求。隻要不違背道義,國法和倫理,一切皆可。

這似乎應該是平靜的一天,但這一日經曆的諸多事情,皆不算平靜。

就在今日,她進到宮中,在眾人無比殷羨和嫉妒的目光裏,由年逾古稀的太後幫她完成了盛大的及笄禮。作為一個與皇室幾乎沒有任何關係的普通女子,她的際遇是讓人羨慕而妒忌的。

但這一切,說起來,也算得上是她應得的。

事情要從三十年前說起。

當時,太後出宮於普濟寺禮佛,卻遭遇賊子叛亂圍困寺中。太後身邊有一女官,以其一人之謀智,混入叛軍之中,以言辭之利蠱惑,騙得叛軍以半數兵力護她入京,潛入皇宮之中。

入宮之後,那女子又以巧計逃離,闖入禦書房,將叛軍圍困普濟寺的情況,告訴了正愁眉不展的皇上,不僅解了叛亂之圍,更是以身犯險,潛回普濟寺報信,替太後擋下了致命的一刀,救了太後的性命。

這個女官,正是她的母親林鳶兒。

林鳶兒雙親早逝,家中貧瘠,僅有一弟弟與她相依為命。雙親所留下的遺產,也不過是一支烏木發簪而已。進宮為婢,乃是冒名替一戶富貴人家的小姐。太後身邊的女官綠筠,見她聰明機靈,便調她去侍奉太後。

經此一事,林鳶兒被太後認作義女,獲封郡主之位,封號“平戎”,取“平息戎馬叛亂”之意。而當時才登基不到一年的東魯天子明宗,也是對此奇女子頗為傾心。

可奈何二人已是身份有別,隻能以兄妹相稱。

平戎郡主受封之時,年方十五,雖獲郡主之尊,但依然侍奉在太後身畔,為人謙恭,從不居功自傲。對於在宮外小她兩歲的幼弟,她也並未居功替其索要過半分榮華權位。原因之一是她秉性如此,之二則是因為她那幼弟林謙,對官場權勢亦無半分貪戀,唯一所好,就是經商。

“士農工商”,商人雖然可富甲一方,坐擁潑天富貴,但在地位上,仍屬於最令人看不起的下等人。為此,明宗皇帝便親題“皇商”二字於林家,以示封賞。

平戎郡主在十七歲的時候,蒙太後恩典,從宮中出閣,嫁給了她一眼相中的貧苦訟師顧庭。當時的顧庭,二十歲,和林鳶兒是同鄉,學富五車,為人耿直,來京城謀職,卻因無親無故,隻能靠替人寫訴狀換取微薄的報酬度日。有時遇上遭了冤屈貧苦人家,甚至義務寫訴狀,分文不取。

明宗皇帝聽聞顧庭事跡之後,破格準他入仕。

而顧庭有的也是真才實學,在朝中日益顯貴起來,一直坐到了正三品吏部尚書之位,掌官吏任命、升降、考核等事務,一路順風順水,官運亨通,顧府也常常是門庭若市,人來人往。

但平戎郡主卻與之相反,誕下長女顧漫希之後,身體就一直不好,昔年舊傷複發,常年臥病在床;後又以殘軀病體誕下幼女顧漫雪,沉屙並發,撒手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