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心態問題(1 / 2)

說到底,散修不就是一些出名已經的老頭子的徒弟嗎?

像落刀、書聖的徒弟不就是這類人?

牧青雲直往西樓門外的書院去,他站在門外,看著碩大的兩個字‘筆書’,就是這麼簡單的兩個字,卻有書文所有的概括。

門外的兩個書童立在那裏,束發背後,書卷之氣淡薄,倒是有些靈氣轉動,這讓牧青雲有些不明所以。

“請問這位公子所為何事而來?”一位童子看到牧青雲跨過台階,然後身子往前挪了一步施了個禮,這才問道。

“在萬王城內,總是有些想入帝都的書院,看看裏麵的風光,看看裏麵的筆韻,看看裏麵古人的書畫養養神、蘊蘊靈,而今終於有了機會,在第一時間就在來到了書院想要進入滋靈一下。”牧青雲屬話一句都不假,這確實他以前渴望的。

他不在意以前書院拒絕過他,因為那是從前,如果活在怨念、怨恨中,那麼太過癡念了。

“原來公子是來帝都修行的,隻是公子的修行...也是,公子另取其道,倒也是不錯的選擇,或許書院更加的適合你。”

在點靈、造虛、立身、化實四個段位中,前三個段位施非常簡單,所以在帝都拜門的修煉者都有化實的實力。

牧青雲此時的修為還隻是造虛大圓滿,雖然說不定那個時間裏,他就可以跨入立身,進階一個修為,不過對於此時帝都求道的人來說,還是低了點。

“公子這邊請。我這就領你去見院老。”

書院滿滿的都是書卷之氣,但是裏麵的靈氣卻也是生氣盎然,不虛哪一個世家。怪不得自己當年被拒絕了,完全不能修煉而以文入道看來真的很難。

書童名叫吉寒子,是帝都的貧寒人民,在書院當門童為的還是那幾個餉銀來維持家裏的生活,牧青雲深想之後,才發現原來修煉也是一種奢侈的生活。

“公子不是帝都之人嗎?”吉寒子在前麵打斷了牧青雲的思考。

“來自萬王城向帝都求學的。”牧青雲倒是不想騙他,所以直接言出出處。

“原來是來自萬王城的少爺啊。”吉寒子感歎了一下。

萬王城內少的就不是錢,那裏是最有錢的地方,就算帝都都有些比不上,那裏的每個人都可以修煉,可以不為了生活一日三餐而勞累奔波。

牧青雲聽到這話之後就沒有回複了,生活所迫會讓人產生怨念,因為有些人懷才不遇或者生不逢時這類,牧青雲知道,他也沒有能力改變一切,就像以前別人也不會改變他一樣。

而當這一刻自己有能力幫他的時候,牧青雲卻沒有去做,因為千千萬萬的人需要幫忙。至此他心裏才明白為什麼前世自己過得那麼坎坷。

吉寒子隻是感歎,感歎身世。卻沒有一絲讓別人施手救援的意思,如果當時牧青雲做出施舍決定的話,可能還會惱怒他。

那是出於尊嚴,他不是乞丐,不需要乞討。

“在我們學院內,有一位聖人,他以前的修行也是跟我們一樣,但是後來不知道為什麼卻能夠以文入道,最後掌握大手段。”吉寒子換了話題與牧青雲聊到。

“書聖?”牧青雲下意識的回複。

“對,就是書聖。”吉寒子有些自豪。“書聖也是貧寒之身,但是他本身聰慧卻賽過無數世家子弟。在他那個年代裏,他是一位天才,可以傲視群雄,在我們這個年代裏,他是奇人,神聖而又秘密。”

“書聖的厲害之處在於哪裏?”

“萬家香火,他是引萬家香火為道,鑄真身成仙成神。隻是傳言這一道極難,可能是自取滅亡,因為後段後路。文臣雖能造福萬代,但是那也隻是在於個別國家之內,至於其他帝國的香火卻內阻止了,所以說弊端太多,自取滅亡之意。而他自己也把自己往死胡同鑽,有著置之死地而後生之意,武道已斷。”吉寒子先前的津津樂道變的現在有些惋惜,那是他一輩子仰慕的人,最後落得下場讓他心裏都為之惋惜、為之沉痛。

“果真是一位奇人。”牧青雲感歎之中還有惋惜。

“因奇人而奇人吧。”

生於奇人之名,敗在奇人之行。

不知不覺來到一個書堂外,雅韻間。“到了。”

“傅師,有一位萬王城內的書友來此作訪。”吉寒子對這門內恭敬地喊道。

“進。”不多時裏麵傳來一個聲音。

“公子請。”吉寒子彎腰先請牧青雲進去。

牧青雲作了一個回禮之後,抬腿過了那個門檻,眼睛就看到一位書生裝扮的老者在筆弄墨汁,不知道在寫畫著什麼,雖然不知道筆下在做些什麼,但是卻異樣傳神,著讓牧青雲有些驚訝,有些好奇,著跟他作畫寫書有些不一樣,因為從書裏麵總感覺有一股能量在其中遊動。

“小生牧青雲,這才拜過傅師。”牧青雲聲音比平常細小了些許,其目的還是怕打擾這位高人,但是為什麼要出聲呢,那是因為不能失了禮數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