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寫在最後(1 / 1)

蘇小小,南齊時(公元479-502)人,錢塘名伎,能詩善畫、才貌出眾,身世和愛情故事淒婉動人,曆代關於她的詩文、小說和戲曲甚多,傳為湖山佳話。

蘇小小的事跡,最早見於南朝陳人徐陵編輯的詩集《玉台新詠》中的一首古詩《錢塘蘇小歌》:

妾乘油壁車,郎騎青驄馬。

何處結同心?西陵鬆柏下。

徐陵並沒有交代蘇小小的身份背景,後來者隻有想象了。《樂府廣題》介紹說蘇小小是錢塘名倡伎,南齊人。也有人說她是嘉興縣人,李紳《真娘墓詩序》就說,嘉興縣前有吳妓人蘇小小墓,風雨之夕,或聞其上有歌吹之音。因為不可考證,傳說又多,曆朝曆代的文人墨客留下的那些片段式的珠璣,為墨浪子留下了很大的創作空間,《西湖佳話》是一部才情之作,其中《西泠韻跡》一章尤其令人叫絕。

蘇小小,唐朝的白居易、李賀,明朝的張岱,近現代的曹聚仁、餘秋雨,都寫過關於蘇小小的詩文。有的文學家認為蘇小小是中國版的茶花女。蘇小小寫過一首《同心歌》,表達少女敢愛的情感。白居易有詩雲:“若解多情尋小小,綠楊深處是蘇家。”清代詩人袁枚也對蘇小小非常仰慕,曾隨身攜帶私章一枚,上刻“錢塘蘇小是鄉親”。

蘇小小的故事,最早出現於《玉台新詠》,而《樂府廣題》也有相關記載。相傳其人為南齊名妓,貌美豔麗,且聰慧多才。曆史上一些地方史誌和傳奇、戲曲將蘇小小進一步演繹成個性豐滿的形象。其中《西湖拾遺》中的小說描寫得尤為精彩。在該故事中,蘇小小為了追求自由,寧願做一個青樓女子,盡情欣賞湖光山色。途經錢塘的觀察使孟浪對她非常癡迷,但卻遭到了蘇小小的拒絕。而後蘇小小又慧眼識才,資助窮書生鮑仁進京趕考。蘇小小的結局頗為哀豔淒絕。她因偶得風寒,年紀輕輕就香消玉損。死後,鮑仁將其隆重下葬,埋於杭州西湖西泠橋側。

也有人認為蘇小小是後世文人雅客杜撰出來的人物,現實中並不存在。最初蘇小小的出名是因為眾多文人墨客的詩詞歌詠,例如李賀的《蘇小小》。至於油壁車的故事,也隻是後人的演繹罷了。那一首所謂蘇小小所作的詞的最初來曆是某位詩人夜宿西湖,夢見一位女子自稱蘇小小並吟了前半首詞。該詩人醒來有所感,將前半首錄下來,並自己續上了後半首描寫夢中的蘇小小,題於西湖湖畔。該詞的上下兩段其實並不一致。前半首是第一人稱,後半首則明顯是他人眼中的客觀描寫了:妾本錢塘江上住,花落花開,不管流年度。燕子銜將春色去,紗窗幾陣黃梅雨。斜插犀梳雲半吐,檀板輕敲,唱徹黃金縷。望斷行雲無覓處,夢回明月生南浦。

傳說蘇小小死後葬於西泠橋畔,前有石碑,題曰:錢塘蘇小小之墓。蘇小小墓在杭州的知名度可謂家喻戶曉。據傳說蘇小小死後,芳魂不散,常常出沒於花叢林間.據史書記載,宋朝有個叫司馬樨的書生,在洛下夢一美人搴帷而歌,問其名,曰:西陵蘇小小也。問歌何曲?曰:《黃金縷》。後五年,才仲以東坡薦舉,為秦少章幕下官,因道其事。少章異之,曰:“蘇小之墓,今在西泠,何不酹酒吊之。”才仲往尋其墓拜之。是夜,夢與同寢,曰:妾願酬矣。自是幽昏三載,才仲亦卒於杭,葬小小墓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