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楔子(1 / 1)

公元317年,鎮守建康(今江蘇南京)的晉宗室司馬睿在江南重建晉室,史稱東晉。東晉是門閥政治發展的鼎盛時期,皇權衰落。司馬睿稱帝有賴於南方官僚士族的擁戴,東晉政權建立之初,先後平息了王敦和蘇峻之亂,統治趨於穩定。門閥大族王、謝、庾、桓先後支配著王朝政局。東晉政權維持了長期的偏安統治,共享國103年,曆4代11帝。此外,史書中又仿東漢稱中漢,稱東晉為中晉,寓以晉室中興之意;又東晉統治地區大部分在江東,古稱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東晉。

而後東晉到公元420年被劉裕所建立的宋所取代,中國曆史進入南北朝時期。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國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由公元420年劉裕篡東晉建立南朝宋開始,至公元589年隋滅南朝陳為止。該時期上承東晉、五胡十六國,下接隋朝,南北兩勢雖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長期維持對峙,所以稱為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是一個****的年代,也是一個思想活躍的時代。新興門閥士夫階層社會生存處境極為險惡,同時其人格思想行為又極為自信風流蕭散、不滯於物、不拘禮節。士人們多獨立特行,又頗喜雅集。

魏晉南北朝時,蓄納聲妓、歌妓的風氣盛行,貴族府中的歌妓往往數以百計,這段時期的歌妓作為貴族顯示財勢的功用最為明顯,她們雖有才情,身份地位卻不高,但她們並不妄自菲薄,仍有著自己的高潔人格,為後世所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