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以創新保持No.1(1 / 3)

“創新”是麥當勞保持領導地位的關鍵之一,不管是其管理層,還是其研發人員,以至於一般的員工,都有著從來不滿足的精神,而“不滿於現狀”正是推動麥當勞不斷向上的車輪。麥當勞的創新包括觀念的改變或是製作流程的改變,以提供新的商品或是服務,從而跟上消費者心理變動的章拍,成為餐飲業的“日不落帝國”。

第一節 以革新追逐顧客的滿意。

由於到麥當勞快餐店就餐的顧客來自不同的階層,具有不同的年齡、性別和愛好,因此,麥當勞特別注意在不同地方的漢堡包的口味及快餐的菜譜、佐料也迎合不同的口味和要求。而實話實說,顧客也不能天天翻來覆去隻吃傳統那幾種麥當勞食物,當有些吃膩時,他們偶爾會想換換口味,為避免既有客戶流失,因此麥當勞便不斷地研發並推出能讓社會大眾接受、喜愛的餐點。這些措施使得公司的產品博得了人們的讚歎並經久不衰,樹立了良好的企業產品形象,而良好的企業產品形象又為樹立良好的企業國際形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麥當勞的食品創新有兩大途徑:一是在已有食品進行改良式的創新;另一種則是全新的創造。

改良的創新在麥當勞可謂多多,奉行本土化經營策略的麥當勞在各個國家或地區為擴展當地市場,往往會結合不同地區不同時段不同顧客的需求變化,時時對產品進行一些革新。譬如,1999年夏日,為迎接這段充滿跳躍動感的日子,香港麥當勞推出“薯條彈彈跳”,為顧客在享受傳統美味的薯條之餘帶來另一新體驗。三款調味極具地方色彩﹕充滿日本風味的“和風紫菜”﹑香味濃鬱的“美式辣香草”和蒜香撲鼻的“東方蒜椒”。從當年5月27日至6月20日間,在香港、澳門麥當勞餐廳惠顧超值套餐或中裝薯條的,都可免費獲贈其中一款的調味,由顧客親手炮製與別不同的滋味薯條。仍以當年的香港麥當勞為例,就做出了不少革新:8月,香港麥當勞為顧客帶來刺激新口味──“香辣麥樂雞”,係由嫩滑多汁的雞肉混入辣味香草泡製而成。食用時可配以兩款全新滋味醬之中一種,包括香而不辣的“惹味咖喱醬”或別有風味“泰式辣醬”;9月,香港麥當勞再創冰涼滋味新感受,推出飲料“麥旋風”。這是由一股旋風式動力將軟滑雪糕與不同配料攪拌而成,而三種配料包括香滑醒神的意大利咖啡﹑繽紛美味的碎聰明豆及鬆脆可口的碎朱古力曲奇;10月底開始,香港麥當勞推全新口味的“至尊烤汁豬柳飽”,讓顧客擁有更“長”的滋味享受,體驗前所未有的滿足感。全新“至尊烤汁豬柳飽”選料新鮮,長長的香滑豬柳﹑新鮮爽脆的椰菜﹑芳香四溢的洋蔥粒,配以滋味濃鬱的燒烤汁,構成分量十足新口味,滿足感當然也相對加長。

後來,香港當地廣受歡迎的傳統廣式快餐幹炒牛河也被麥當勞借鑒,於2009年推出了“麥牛河”;為迎合年青人減肥的需求,又於2008年推出各式鐵板漢堡,減少人們因畏懼油炸食品而對漢堡產生的抗拒心理,這一產品在亞洲受到了廣泛追捧;在法國,在傳統的法棍麵包基礎上,麥當勞於2014年推出了法棍漢堡。

相比之下,一些全新產品的開發更不容易。早在1971年,麥當勞便開始全麵詳盡研究雞肉係列食品了。這一領域開拓困難較大。因為以外表酥脆、內部柔軟為特點的肯德基炸雞已領先占領了市場。1980年麥當勞推出兩種雞肉產品進行試銷。一種是“麥克雞三明治”,包括一塊圓麵包、萵苣碎片、一塊紅白雞肉相摻的無骨雞肉餡以及足量的相似於蛋黃醬的調味汁。另一種叫“天然塊金雞”,即將雞肉切成一口一塊大小,輔以各種醬和醮汁料,出售時由顧客選用。經過一段相當長時間的試銷,證明具有較高的競爭力,於是公司食品單上又添了一個品種。而麥當勞在雞肉食品上的巨大成功還是來自於1983年推出的“麥樂雞”。在“麥樂雞”誕生之前,美國絕大部分的雞都是整隻出售的。但現在,90%的雞是分解後出售,而且其中大部分已經油炸過。這個新品推出後,一下就被各種年齡階層的人們廣泛接受,他們相信,這是一種更有利於健康的食物。盡管這種看法並沒有什麼事實的依據。

本地化策略往往也能成為全球化新產品的創意來源,例如銷售量很高的麥香魚,便是位於回教國家的麥當勞,因為人民不能吃豬肉,使得豬肉漢堡包滯銷,而開發出來的新產品。再如:韓國泡菜堡、日式照燒豬肉堡、海洋鮮蝦堡、和風雞腿堡……這些產品都是麥當勞有針對性地加以開發的。

從2004年11月24日起,麥當勞在中國所有市場同時推出創新產品——“珍寶三角”,成為麥當勞中國曆史上第一款除漢堡包以外的“主打”主食。“珍寶三角”首次借鑒了中國北方煎餅裹大蔥的地方傳統吃法,在重慶等十大城市試點推廣。“珍寶三角”的上市是麥當勞在2004年最重要的新品上市活動,無論在原料搭配、製作方法、口味還是產品外形上,珍寶三角都有著史無前例的創新:珍珠米餅外脆內綿,三種不同的蔬菜條,烤製的牛肉片或雞腿肉,分別佐以韓式卡羅比肉醬或黑椒醬,由全麥薄餅包成別致的三角形,口感鮮嫩多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