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算日子,莫黎穿越過來已經三個月了。那是三個月前的一個夜晚,狂風大作,風雨交加。三十多歲的莫黎加班到十一點,晚上的路格外的黑,因為莫黎那裏是比較偏的地方。所以連路燈也沒有……
她一路摸黑著回家,眼睛因為長時間對著電腦。已經沒有年輕時那麼明亮了,加上樓道一片漆黑,一不小心踩了個空,也不知撞到了哪兒,眼前一黑。便失去了知覺。
醒來後,就已經成了這個幹巴巴的小女孩了。並且原主名叫莫小黎,跟她原來的名字隻有一字之差,這說巧吧還真不是一般的巧!
據她所知,莫小黎的家人們住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村子裏的人都是姓莫的,傳聞早些年莫家可是京城的大戶人家,為了逃避戰火紛爭。全族人便逃往了這個偏遠的地方,形成了莫家村。
而她的父親名叫莫知涯,是一個老實憨厚的農民。對莫小黎和弟弟莫子文也非常疼愛。母親叫王霜萍,當年還是隔壁村的一枝花,不知道有多少人上門來提親,但她偏偏選了莫知涯這麼一個老實的人,也許是看他性子比較忠厚吧!
雖然家庭很美滿,但是他們家可謂是家徒四壁。除了一座破舊的瓦房,也就靠莫知涯種種田糊口了。
老爹莫知涯年輕時上過五年的私塾,當時他還是非常稀缺的文藝小青年呢!但後來因為上不起,也就放棄了。
莫小黎現在可以保證,他們家的一共家產加起來都沒有一百文銅錢。別人家多多少少也還存了一兩銀子,莫小黎家除了每天勉強吃幾頓飯,根本騰不出多餘的錢來。
正如村裏的小孩說的一樣,莫小黎家是“莫家村第一窮”
莫知涯頭上有兩個個姐姐一個大哥,大哥名叫莫忠常,人如其名。和莫小黎老爹一個性子,都是老實人。
莫知涯的二姐莫蘭花,生了一個兒子。叫莫東,比莫子文稍大一歲。莫蘭花嫁了一個有錢的地主,過門後更是瞧不起莫家的幾個姐姐哥哥。
三姐莫玲,早早的嫁給了東村的宋家。有一個女兒和兒子,倒也美滿。對莫小黎一家也是非常熱心,什麼好東西都往他家帶。莫子文特別喜歡這個三姑。
今天早上的飯菜又是萬年不變的稀粥和玉米餅子。連續吃了三個月的玉米餅子的她已經快吃吐了,但是因為王氏的手藝好。粗糙的玉米餅子也勉強能下肚。
莫子文口中含著尚未吞下的玉米餅子,嘴裏含糊不清的說著:“娘,我牙掉了!”
王氏也沒多大擔心,畢竟小孩子到了這個年紀,是該換牙了:“你去門口吐出來,掉的是上牙還是下牙。上牙扔到咱家床底去,下牙叫小黎給你丟到屋簷上。你不要隨便扔,小心牙齒長歪了。”
“娘,是下牙!姐,你幫我扔到屋頂吧!”莫子文掏出那顆小小的乳牙,用衣服擦幹淨了放到莫小黎的手裏。
走到家門口,莫小黎把那顆牙齒往上一拋。白白淨淨的小乳牙便穩穩當當的落在了屋頂上。
農村就是相信這些東西,其實也沒多大用處,存粹是迷信。
吃完早飯,莫小黎一家跟隨莫知涯去田裏勞作,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莫小黎和莫子文年紀小小便已經跟隨莫知涯夫婦倆下田了。
夫婦倆在小山坡的那塊地種了一些山藥,待到收成的季節。就扛到城裏去買,每次都能帶回來幾十個銅板。
“小黎,你跟子文在旁邊給我刨土。山藥千萬別弄破了,省得賣不出去。”莫老爹又在旁邊一邊挖山藥一邊叮囑著姐弟兩人。
“知道啦!”
莫小黎一雙帶了薄繭的手嫻熟的弄幹淨了山藥上的土,農家的女孩子。沒有那些大富大貴人家的小姐的手那般嬌嫩,或多或少都有些粗糙,條件不好。誰會在意一雙手。一旁的子文雖然慢一點。但也沒有把山藥弄斷,不一會兒,山藥已經全部清理幹淨了。
王氏將山藥裝好,放到家裏的一個小破板車裏。由著莫知涯把它拉到嵐城裏去賣,莫家村跟嵐城裏隔了幾十裏路。約摸著要到傍晚才能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