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白須翁鬧市妝神 李智勇敲鍾作怪(1 / 3)

幹將龍騰破月,軒轅聖化驚天;開篇演義論根源,何處飛來神殿。

展臂撕開混沌,隨心點綴仙園;修身求道有真言,亙古因循不變。

——調寄《西江月》

話說廣州某名牌大學三年級學生李智勇,原本是湖南衡山腳下的一個孤兒,祝融峰一位老道收養長大,時間一長,也跟著老道學了一些拳腳。隨著年齡增長,李智勇才知道,原來這個老道也是半路出家,原因就是自己的一兒一女向往西方,移居國外。一氣之下斷絕了關係,憤而出家。

老道學識淵博,通曉古今。在李智勇還小的時候,就開始講解《西遊記》、《封神榜》之類。年齡稍長,又開始講解《山海經》、《道德經》、《鬼穀子?縱橫捭闔》。閑暇之餘,老道就會把關於《金丹妙訣》、《金碧經》之類的玄妙亂說一通,還不斷督促李智勇盤膝打坐,說一些築基之類的胡言亂語。偶爾閑得無聊,也把一些武學秘技、奇門戰陣之類作為秘聞講授許多。

有時候,老道三杯寡酒下肚,令人齒冷的酒品就會上來。酒酣之處,胡說八道一旦開端,那簡直就是一發而不可收拾。談到三清中落,貪汙腐敗之地寺廟香火鼎盛,導致佛教猖獗。就會狂性大發,開始指天罵地起來。按照老道的說法,正是因為佛教猖獗,才導致腐敗之風日盛。因為佛教帶給人們的最大感悟,就是所謂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所以,曆代貪官汙吏都是前半生不顧他人死活,自己拚命撈錢;到了後半生就準備放下屠刀,拿出錢財興建寺廟,貌似就要普度眾生,準備成佛了!

最後總是高聲朗誦“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佛本夷狄之人,與中國言語不通,衣服殊製。口不道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行,不知君臣之義、父子之情。……今無故取朽穢之物,親臨觀之,巫祝不先,桃膨不用,群臣不言其非,禦史不舉其失,臣實恥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諸水火,永絕根本,斷天下之疑,絕後代之惑。使天下之人,知大聖人之所作為,出於尋常萬萬也,豈不盛哉!豈不快哉!”

剛開始,李智勇年齡還小,每逢老道發狂,就躲在一旁,偷聽老道的歪理邪說。再後來,得到道觀資助,開始上學讀書。李智勇自小聰明伶俐,機智多變,學習成績一路拔尖。此後考上大學,竟然能夠依靠獎學金度日。不過,接觸社會的時間長了,李智勇發現老道當年的發狂之說,倒也有些歪理的意思。

李智勇因為自小的根基,曾經參加高校運動會,得過南拳亞軍。現在是學校業餘專長南拳組組長,手下原本有幾十名兄弟。因為自幼孤苦伶仃的緣故,李智勇非常看重兄弟情誼。就因為替手下的兄弟們出頭,還非常榮幸地得到過學工處的兩次警告處分。可是這學期都忙於找企業搞畢業實習,兄弟們找到李智勇請假,雖然大家萬分不舍,但考慮到都必須爭取糊弄一個過得去的畢業設計,所以最終還是跑得沒影了。

話說庚寅年孟秋月丙子日淩晨,李智勇按照自己自小養成的習慣,跑到宿舍後麵的樹林中晨練一番之後才回來。百無聊奈之下,就和寢室裏留守的同學開始臥談起來。

本來討論的是有關找企業實習的問題,可不知誰帶頭,慢慢就變成了國際時事方麵的爭論。什麼政治理念,經濟形勢都成了爭論的話題。還沒有爭論出什麼結果,一下子又轉到了軍事方麵。什麼美韓聯合軍演,台灣又要軍購;卡紮菲時日不久,菲律賓似乎勁頭很足;越南和印度不清不楚,緬甸和泰國排華日趨嚴重;俄羅斯又對中國軍事力量指指點點,歐盟竟然不接受中國的幾點建議;西方包圍中國,國內展現大國風範,始終文質彬彬。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李智勇參加爭論半天,最後也沒結果。興意闌珊之下,一時間記起撫養自己的老道,可惜前年已經仙逝了。老家的南嶽衡山,現在應該是秋季旅遊的好季節吧?又想到大冬天時節,老道帶著自己遊覽祝融峰,在絕頂觀雪景的好處來,不覺噓噓不已,黯然神傷。

神遊天外良久,李智勇猛然想到自己來粵三年,竟然沒有逛過祭祀祝融的海神廟,頓覺大是失策。於是收拾一番,立馬衝出宿舍,擠上公交車,從黃埔老港沿廣深公路往東,一路直奔黃埔區廟頭村海神廟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