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高照, 熾熱的火傘高張在空中, 熱得河裏的魚不敢露出水麵, 鳥也不敢飛出山林, 就是村中的狗也隻是伸長舌頭喘個不休。天氣悶熱得要命, 一絲風也沒有稠乎乎的空氣好像凝住了。
李家村是安慶縣管轄下的青山鎮下麵, 比較富裕的一個大村莊。莊戶人家就靠天氣吃飯啊!恰逢天公作美, 今年可是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放眼望去,稻田裏到處都是大片大片的金黃色,偶爾一陣風吹過, 就像金色的海洋。田地裏的莊戶人家都急急忙忙搶著秋收,田的的水稻成熟了,大家雖然忙得汗流浹背, 但是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滿足的笑容。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十歲的李麗華和老李家其他人, 此時也在人群裏忙碌著。一張小臉曬的通紅,長期的營養不良, 在陽光下看上去黑紅黑紅的, 小嘴緊緊抿著, 跟臉色不相符是一雙眼睛, 特別明亮精神。手裏的鐮刀揮動的非快, 身上雖然穿著舊的補丁衣服, 但是卻洗的很幹淨,長長的辮子隨著她的動作而舞動著。
對麵走來王家嫂子:“大山家的,轉眼你家麗華都成大姑娘, 長的真好, 還這麼能幹。你呀,就等著享福哦。”麗華娘還沒有回答。
旁邊突然響起一不和諧聲音:“一丫頭片子,享什麼福,盡拍馬屁。”原來是李家大媳婦小李氏,說完扭著屁股去旁邊偷懶去了。
王嫂子被小李氏氣紅了臉,也口不擇言:“狗嘴裏吐不出象牙,什麼東西,懶婆娘一個。”
“王嫂子算了,跟她計較還不如趁著天氣好,趕快幹活兒,忙完秋收就可好好喘口氣了。” 麗華娘周氏一邊勸著王嫂子,一邊加快手上的動作。
看著田裏的景像,最高興的莫過於李家老爺子,臉上的皺紋難得舒展開來,心想著來年省著點,終於不會挨餓啦:“好啦,收完這塊地就回家吃飯吧。下午歇歇再來,這秋老虎可真厲害。”
還沒有到李家院子,老遠已經聽到老李氏的大嗓門:“都死哪去了,麗珍,爺爺他們立馬就回來了,晚飯煮好了嗎?”
李老爺子進門瞪著李婆子, “死老婆子丟不丟人呀,嗓門那麼大,老遠就聽到你的聲音,小花和冬梅他們呢,你不煮飯也不會送點水來,死在家做啥?”
老李氏弱弱地說道:“我不是頭暈嗎?便歇了會兒,沒想太累睡過頭了。”
李老頭聽她說頭暈到也沒有再說啥。
“爺爺,歇會兒,馬上就可吃晚飯了。 ”麗珍勤快地給大人們打水洗手,然後體貼地端過一大碗冷開水給老爺子。
雖然老爺子對老二家的隻生女兒不生兒子心裏有意見,但是看到李麗珍這麼乖巧懂事,他也是很歡喜的。特別又看到一旁的大孫女李麗華,幹活又勤快,一點也不嬌氣偷懶。反到是老大家的小花又不知道去哪裏躲懶了,心裏更是滿意。
“吃飯,吃飯,餓死咱了。”李家老三不耐煩地說完,接過冬梅手裏的水咕嚕咕嚕大口喝了下去。
堂屋裏擺了兩張桌子,男人女人兩桌分開坐,男人坐大桌,女人坐小桌,當然小桌不包括老婆子李氏,因為她是長輩理所當然坐主桌,主桌上已經擺好了飯菜,小桌上隻有一盆白菜湯。
農忙時節,夥食稍微好些,一大盆紅苕豆子幹飯。一大盤涼拌野莧菜,還有一大盆白菜黑木耳湯,黑木耳還是麗華三姐妹前段時間,去山裏摘回曬幹的,這個時代的人叫它黑樹耳。菜都處理的很幹淨,賣相也很好,讓人看到就想吃,桌上李老婆子正忙著分飯。
今天是麗珍做飯,她做飯很用心也很有天份,野菜是用開水煮過水的,而且又在冷水泡過,加了一點鹽、蒜、辣椒一起涼拌,雖然沒有油,味道還是很不錯的,幾乎都沒有苦味。
男人們每人一大碗豆幹飯加一個紅薯,女人們一小碗加一個紅薯,大房兩兄弟當然是和家裏男人一樣的,三房永壽也是一小碗飯,不過碗裏都是米飯,老李氏自己一小碗,老李氏又分了一小碗,還剩下三個碗,裏麵分別各放了一勺豆子一個紅薯。
很明顯碗裏放豆子和紅薯的是麗華三姐妹的,另一小碗不用想也知道是小花的,雖然小花也是丫頭片子,但是因為娘親是老李氏的侄女,平時總是撒嬌講好聽話,娘家人嘛就偏心些,盡管平時有點偷懶,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