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腸草的由來(1 / 1)

神農氏從小就聰明過人,經常幫助周圍的人解決一些難題。相傳神農有著一副透明的肚腸,能清楚地看見自己吃到腹中的東西,當他看到百姓因疾病而無藥醫治的時候,他的心裏非常著急。為了尋找能解除群眾疾病苦痛的藥材,他常年奔走在山林原野間,遍嚐百草,哪怕中毒也在所不惜。

神農一日而遇七十毒的說法也因此而廣為流傳,那一天神農看到一些翠綠的葉子而且有淡淡的飄香,於是摘下一片服下。可是意想不到的是,這片葉子通過他的腹內竟然將胃腸搽洗得特別清爽,於是神農就將這種葉子常常帶在身邊以便解毒之用。

自那以後隻要毒草在腹中作怪,神農就立即吞些這種葉子,神農嚐試了很多有毒的植物,都能化險為夷。直到有一次,神農在一個向陽的地方發現了一種葉片相對而生的藤,這種藤上開著淡黃色的小花,於是神農就摘了片葉子放進嘴裏咽下。可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毒性很快發作,出現了一些不適之感。神農剛要吞下那種解毒的葉子,卻看見自己的腸子已經斷成一截一截的了,不多久,這位嚐近無數草藥的神農,就這樣斷送了自己的性命,因此這種植物也人們被稱為斷腸草。

值得一提的是,斷腸草的另一可能解釋是秋海棠。陸遊迫於其母的壓力與唐琬離婚時,唐琬就以秋海棠相贈,寓意“肝腸寸斷”及“相思之苦”。《采蘭雜誌》載:古進有一婦女懷念自已心上人,但總不能見麵,經常在一牆下哭泣,眼淚滴入土中,在灑淚之處長出一植株,花姿嫵媚動人,花色像婦人的臉,葉子正麵綠、背麵紅的小草,秋天開花,名曰:“斷腸草”。金大俠創造相生相克的情花和斷腸草時,恐怕亦有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