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周末身為小白領的米悠會去附近古鎮遊玩一番,從旅遊地圖看到離古鎮不遠的地方有溫泉度假山莊,附近有鍾乳石溶洞,還有一個叫白龍寺的地方。荊門竟陵市皂市鎮,米悠默記下地名。從武漢出發有火車直達,到達後一個古香古色的千年老鎮出現在眼前,偶計劃先在古鎮中遊玩,然後坐三輪去附近一個叫湯池的地方,享受完溫泉的洗浴,再去那個京山的鍾乳石溶洞涼快涼快,嗬嗬,偶滴旅遊計劃,相當滴完美!~
鎮中心有座石橋,石橋兩頭一邊是龍頭一遍是龍尾,旁邊有座石碑記載石橋的曆史是一千年多前,古董,絕對是古董!~我對著石橋連摸帶拍(拍照)!鎮中心是座丘陵,卻有很氣派的名字:五華山,鎮中心的街道已經少見古跡,憑我多年的經驗,進入小巷往後山走,應該很有收獲,果不其然,一排排古典建築林立在半山腰上,古色古香的木樓,門前曬太陽的的阿嬤,空氣中散發著木香。從半山腰側路口往上走,看到一個紅色的寺院,門口有個賣票的小和尚。寺廟門口是一片竹林,門口的石碑介紹著:湖北皂市白龍寺位於天門市皂市五華山。相傳因白龍寺引水,解救一方生靈。人們在五華山北麓設祭壇以祀,南朝齊武帝肖賾次子竟陵王肖子良,將祭壇改建為佛寺,依壇取名為白龍寺,迄今已有一千五百餘年。
唐鄂國公尉遲敬德將寺院擴建重修,使其擁有前殿、大雄寶殿、後殿、大悲殿、五雲堂,五華清憩、官房、禪堂等建築群體,規模宏大,氣勢雄偉,工藝精湛。明正德八年,嘉靖十五年,白龍寺又經幾番裝修,使其“廓隘而宏,易敞而整”,“以為改規,不啻倍蓰”。寺內碑文載道:“棟楹穹窿,撐柱霄漢,丹碧輝煌,晃耀星日”。明文學家李濂留下了詩文“白龍寺倚五華山,寺下長汀抱楚關,上界藤蘿低日月,暮天鍾磬送潺”。有毗鄰古跡遺址,豐繁的民間傳說,曆史故事,民歌童謠融彙映襯,使白龍古寺亦發文彩燦然。正所謂“藏修者有清思,登臨者有遺興,憩止者有餘懷。”
世紀初,戎馬頻仍,古刹屢遭戰火,寺院千瘡百孔,毀損殆盡,僅存的前殿和大雄寶殿也隻是兩座空宇。
我現在參觀的應該是僅存的前殿和大雄寶殿。來到寺院後院,有塊碑石下壓著一隻千年老龜,據寺裏的和尚說,是因為這老龜經常到田裏偷吃毀壞莊稼,所以得道高僧用一塊石碑壓住了它,讓它從此以後不能禍害鄉親們。手好癢,很想摸一下這隻烏龜耶。。。於是伸手去按了一下龜殼,砰的一聲,我感覺自己好像掉入一個枯井。耳邊傳來老和尚的聲音: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施主有此劫數,全因有此命數。我大叫:快點救我,?鋨襪率裁窗。坷蝦蛻校菏┲骷唇肓硪皇笨眨朧┲骷親。涸燈鷦得穡雜卸ㄊ?br/>
我:數你個頭啊,我-----不-----要-----------穿------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