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強者的遊戲(1 / 2)

法嚴宗戰敗後,依附於它的那些門派,日子過得極其艱難。雖然說自韓宇戰死,法嚴宗認輸的那一刻起,以昆侖為首的勢力就沒再對他們進行直接的打擊,但接下來的全方麵壓製,卻讓他們更加的難過。

辛苦經營的藥田,守護多年的靈山,都成了人家惦念的目標,偏偏又無力反抗,甚至都不敢有過激的言語,否則就會引來相當殘酷的打擊。若再是有一些積年宿怨,日子就更是難過了。

其實以昆侖而言,並不是很在乎這些蠅頭小利,也不習慣逼人太甚。會這樣做的,都是附庸於昆侖的那些不大不小的門派,之前的大戰中他們也都是出了死力的,這會兒當然要享受一下勝利的滋味兒。

兩年的時間裏,一方步步緊逼,一方一忍再忍,到忍無可忍後便行亡命一擊,而後就真的亡命了。

作為昆侖,是不希望看到這樣的場麵的,因為這並不符合昆侖的利益,所以昆侖就需要酌情給與調節,讓被壓製欺辱的一方多少有些活路可走。

戰後的兩年裏,清字輩幾乎都在忙這些事情,弄到交投亂額,效果卻並不明顯。一是因為人手欠缺,照顧不到那麼多的地方,再者也是難免偏頗,無法以公允對雙方,常常調和不得,也跟著亂打一氣。

相比之下,反倒是如飛鷹堡那般不入流的小門小戶日子好過許多,本就沒有什麼值得人家垂涎惦念的,實力又弱的讓人提不起興趣去欺負。而且上麵也沒了法嚴宗的指派指令,行事可以由著心思來,可以說日子過的甚至比戰前還要滋潤。

昆侖贏的太突然,法嚴宗輸的太痛快,以至於弄出了這麼個沒有前例可循的混亂局麵。

進入金丹期實力大漲的楚君竹,自然也要被派出來解決層出不窮的亂子。倒是薛昱被留在了山上,每日裏隻以寒凝洗丹訣煉製歸元丹,供應整個雲字輩使用。

楚君竹的第一站是東華山,這一座位居東南的靈山,一直被依附著法嚴宗的天涯海閣占據著。當日一戰中,天涯海閣派出了五個實力最強的去到蜀中,最後一個也沒能活著回去,致使門派實力大損。

沒有了法嚴宗的庇護,自身實力又折去大半,還想繼續占著東華山,簡直就是奢望。

同處福建境內的清源、千石兩派當然不肯放棄這次機會。兩年中,手段盡出,將天涯海閣逼到走投無路,最後居然偷偷派人找上了昆侖,希望昆侖能夠出麵主持一下公道,天涯海閣承諾今後將唯昆侖馬首是瞻。

若不是被逼到了絕路,天涯海閣絕對不會做出改弦易轍的選擇。作為第一個背叛者,可以想象日後一旦法嚴宗緩過勁兒來,天涯海閣的命運會是什麼。

要知道,昆侖與法嚴宗之間,已經不知大戰過多少回了,勝勝負負的,不過是折損些元氣,根基卻不會動搖,有個三五十年年的,總能轉緩過來。真正吃虧的,還是依附在兩大派之下的這些人。

若是呆在贏的一方還好說,一旦輸了,就要麵對三五十年的煎熬。都盡可能的堅持著,不為別的,隻等旁家別人熬不住,成為第一個背叛者,其他人才好鬆口氣,跟著妥協。

而按慣例,第一個背叛者的下場總是悲劇,除非能有真正打動昆侖的本錢,讓昆侖能夠不惜代價的保它。

東華山是好地方,但隻憑這一點,顯然是打動不了昆侖,如果天涯海閣沒有別的什麼底牌的話,投降後也隻能是苟延殘喘。

不過不管天涯海閣打的什麼主意,昆侖都會非常重視,因為昆侖等這一天,已經整整等了兩年了。

從戰敗法嚴宗的那一刻起,昆侖就在等,等依附在法嚴宗下的那些門派投降過來。不然真要一家一家的掃蕩過去,法嚴宗是鐵定不幹的,就算拚了家底兒也得站出來,到時候昆侖可就要吃不住了。

沒辦法,像昆侖和法嚴宗這樣傳承了數千年的大派,一時落敗完全可以,可想要真正打到死,打到再也抬不起頭,幾乎是不能的。

兩派爭來爭去,爭的就是對中原修真界的控製力,誰占了優勢,誰就能占據更多的靈山、靈藥。靈脈、靈物,可以在更大範圍尋找資質上佳的傳人。

落敗的一方忍個三五十年的,恢複一些實力就馬上站出來,給背叛了自己的以處罰,給仍在堅持的以獎勵。

數千年都是這樣過來的,雙方默認的慣例就是規矩,少有的幾次破壞規矩的試探,都導致了讓雙方傷筋動骨的慘痛教訓。所以這一次雖然大勝,昆侖也還是留了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