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小刕曾經在他老爸還活著的時候,也是有過正常一點的理想的。他曾經想做導演拍電影,當時現在也很年輕的陸小刕在更年輕的時候,覺得如果去記錄或者杜撰一下其他人的人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絕對不是因為導演可以睡明星……
後來他了解到如果按照他的想法,真的要完全地表現一個人的一生的那個做叫電視劇,很少有電影能夠完整地概括一個人的一生。
這件事和他現在麵對的事並沒有什麼關聯。
當時,陸小刕和陸爸爸稍微透露了一下自己的想法之後,陸爸爸並沒有說什麼,隻是淡淡地看了陸小刕一會後,扔給陸小刕一個硬盤。
裏麵有兩個分類,一個是《國內能夠上映的好電影》,一個是《好電影》。
陸小刕一臉懵逼,這兩個不應該是涵蓋關係麼?
嗯……這些和陸小刕現在麵對的事也沒有關聯。
然後陸小刕看到了公元紀年2016年上映的韓國電影《隧道》。很難想象那個好像專門出口偶像劇青春劇偶像青春劇的國家能夠拍出眾多口碑和票房齊飛的高水準電影。
(沒錯,我水了這麼多字就是為了給你們安利這部電影,以後不要隻抓住我水字數了!)
論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區別。
男主在韓國,所以才有了《隧道》。如果男主在中華,電影應該叫《那個男人在誰也不知道的地方等死》或者《多少多少天救援》。
前者是男主沒有在被媒體關注的情況下,他的死不值一提,死了就是死了。後者是有人知道了,並把這件事捅到了媒體上。然後被社會知道了,那麼整個國家就會拚盡全力去救他。前者絕對是爛片,後者充滿正能量,還是不拋棄不放棄的主旋律,該是院線強推。
像《隧道》說的那個事,資本主義國家衡量一個人就是看他的價值,救男主的代價太大了,男主本身完全不值這個錢,所以後來韓棒子的政府就不想救他了。
社會主義國家,時時刻刻要讓人民感受到“被愛著”這一事實,所以哪怕哪怕犧牲一百個士兵、消防隊員等等等等,也要把男主救出來,因為男主是平民,是受到國家保護的平民。
不然為什麼當初洪秀全、袁大頭、蔣委員長、毛爺爺前仆後繼地打慈禧打八國聯軍打日本人再互相傷害,打到最後卻是毛爺爺贏了。
因為毛爺爺說咱們是社會主義國家。
所以陸小刕連夜奮筆疾書,洋洋散散寫了三萬字出來:《被解放的娑卡婭》。
他詳細敘述(編造)了娑卡婭卡巴拉從一個被決定了悲慘人生的公主,到一個自由的女仆的蛻變的過程,從心靈到肉體。如今,自由的女仆娑卡婭女士在自由的國度東嵐自由地生活者。
然後陸小刕把它發放了出去,署名蘭斯洛特……
接著,陸小刕 拜托了露莎卡巴拉女王陛下,發表了對當前傳聞的解釋 和澄清,以及對如今娑卡婭身份的解釋,表明娑卡婭在東嵐是因為之前在卡巴拉內戰 中,娑卡婭公主不忍心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兵戎相見,所以到東嵐尋求政治避難。而雖然現在卡巴拉內戰結束了,但娑卡婭已經愛上了東嵐,所以正式在東嵐定居,並願意放棄自己作為公主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