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七月的夏天悶熱無比,就是偶爾的一陣風也象火爐旁的熱浪一樣,鄭州市中原路大街上的汽車串流不惜,有如一個個忙碌的鐵甲蟲,大路兩邊門市前小孩子的嬉笑聲客人和商人之間的討價聲讓整條街都喧鬧無比,人來人往十分熱鬧,兩邊的大廈有如巨人一般俯視著大地,整個街區有東向西綿延十幾裏。
最西頭一座不大但有點古老的四合院被周圍的柳樹包繞,與現在建築有點格格不入,牆頭青色的瓦片間偶爾的長出幾隻幼嫩的小草,時兒隨風擺動。四周白色的圍牆和古老的窗戶都顯得那麼和諧,安靜。青石砌成的台階,紅色的大門站在這裏就像回到了清末時代。
細聽之下從圍牆中依稀傳出人的呐喊聲,667.668.669.670,????
透過圍牆,院落中有一個二十歲上下的青年一米八五的身高,烏黑的頭發,清秀的麵孔上一雙清澈的眼睛透出青春的活力,下身穿著一條黃色的褲子,*著上身,右手上抓著五六十斤的石鎖一下舉過頭頂一下又重重的落在地上,手臂上的青筋有如蚯蚓盤在上麵,頭上一滴滴的汗水順著臉龐落在地上以濕了一片。
清晰的聲音就是從他口中傳出,如果有人看到一定會驚訝於如此年輕就有這麼大的力氣,就是幾個三十上下的壯年加起來也未必會像少年一樣將石鎖舉上落下如此這多,更何況是這炎熱的天氣!
在院內正中有鵝卵石鋪成的一條小道,正對北屋大門,大門上掛著一褂古樸的門簾.道路右邊豎立著幾十根碗口粗的木樁,成八卦方位擺著.是練步法的極佳場地.
左邊是少年正練功的地方,四周各擺放著一排兵器,有槍﹑戈﹑戟﹑斧﹑鉞﹑刀﹑劍.
古代武術的沒落,熱兵器的興起,使古代武術被熱兵器所取代,也使古代武術慢慢的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
象那少年一樣如此努力練功的已經十分少見.
這時北屋古樸的褂簾被掀開,走出一老者,那老者身高一米七五,老者兩鬢以白,眉毛一尺有餘,半尺長的胡須無風自動,一身青色長袍頗有一番仙風道古的味道.
那老者注視著少年,手上拿著一條白色的毛巾,慢慢走到少年旁邊.注視著那少年的眼睛,也越來越來亮,透漏出喜悅的光彩.
老者名叫程鶴軒,從十八歲起練習武術,三十歲以小有成就,再北方以罕逢對手.後來在祖堂內無意間得到祖上程知的書籍,書中記錄了天文,地理,星象八卦,醫學及武術八極拳的全部功法,後來被程鶴軒仔細研讀,終於繼承了程知的衣缽,在十年前終於有成,成為一代武術宗師.
程鶴軒滿臉微笑,將手中的毛巾遞給少年道:“程山.休息下吧。你已經很努力了。”
少年名叫程山,是程鶴軒的孫子,在青島市高中八中就讀,由於天生神力,又愛好武術,所以特別受到爺爺程鶴軒的喜愛.
程山轉頭看了下來到身邊的爺爺。放下了石鎖,憨笑的接過毛巾擦了把汗,道“謝謝,爺爺。”
程鶴軒滿臉含笑的點點頭,這個孫子特別討自己喜歡。
程鶴軒有個兒子,名字程和,本來想讓他以後繼承自己的衣缽,哪知程知長大以後認為,現在世界和平了,已經沒有學武術的必要,知識才是首要的,也確實如他所說,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如願以償考到了大學,畢業後下海經商,拚搏了幾年也小有成就。
雖然想讓自己的兒子學習武術,但兒子在經商的路上開辟了一條不錯的道路,自己也就不好在說什麼了。就在自己以為自己的衣缽就要失傳的時候,這個孫子讓自己又看到了希望。這個孫子從小就對武術悟性極高。
十幾年前兒子帶著五歲的程山來鄭州看自己,自己當時正在院中打一套少林長拳,兒子看到,沒敢打擾,站在一邊靜靜的看著,哪知程山蹣跚的來到自己身邊,有模有樣的學起了自己,程鶴軒看著開心,當時一時高興竟然教起了這個小孫子。
程山也是十分聰慧,不到小半天就已經將長拳打的有模有樣了。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平時自己用來練習棍法的鐵棍,一根足有四十多斤的鐵棍,盡然被他舉了起來,可把大家嚇的不輕,要是小家夥把拿住鐵棍的小手不小心鬆開,砸到自己,全家可就熱鬧了。
看到這裏的程鶴軒自然是滿臉笑容,心裏十分高興,這個孫子不但悟性高,而且還是天生神力.當即就要讓孫子長住這裏,繼承自己的衣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