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花謝,樹枯樹榮,秋去冬來,人們看慣了時事變遷,物換星移,卻參不破生老病死;更有那天災人禍,傷亡無數,瘟疫橫行,狂電暴雷,洪水泛濫,人們敬畏大自然的力量,遂以主導這大自然力量的皆是具有不可思議大神通的神仙們存在。
世人皆惡死而好生,然世間萬物,皆有靈性,終究也逃不過生老病死,六道輪回之苦,是故長生不老之說,自古流傳,由來已久,人們追求長生不老之謎和身有大神通以求羽化登仙,得道證果的說法遠遠的流傳了下來。
神州大地,山明水秀,人傑地靈,多少才智聰明之士在追求大道的過程中,苦苦鑽研,功參天地,然有大機緣羽化成仙飛升之人寥寥無幾。天下間修仙向道追求長生不死者不知凡幾,然未得大機緣飛升失敗之人卻多如牛毛,但他們所修煉過的功法卻無一不參透天地造化,擁有的大神通足可震天地,撼日月。
一代代修仙者傳承下來,要不得道成仙,要不機緣未到遺憾坐化,但所留修仙功法的不同也造就了修仙派別的區分,神州浩土修仙派別何止千百,其中尤以修煉道家功法的道玄門、霓裳宮、道一門;修煉佛家功法的天龍寺、妙音庵、天戒寺;修煉魔道功法的修羅宮、煉魔門、天魔門;鬼道功法的幽冥宮、九幽宮、鬼道門;妖道修煉功法的萬妖穀、青木穀、梵妖穀為盛。也正是因為所修功法的不同,有了正邪之分,不過正也好,邪也罷,在追求自身的大神通和長生這條路上的目的卻是一樣。
草木生靈,以人類為長,修仙之途須經曆聚氣、築基、凝神、成丹、元嬰、渡劫、大成、羽化、飛升諸多階段,修仙之路之艱難,而相比與人類而言的其他生靈物種則還需經曆化形階段,修仙之途更是困難重重。
煉丹房的丹爐一旁,十四歲的第五龍承正靜靜的坐在蒲團上認真的看著手裏的丹方,一邊注視著眼前的煉丹爐,還有一個時辰就要大功告成,他已坐在丹爐旁守了七天七夜了。
當第五龍承再次抬起頭時,一個時辰幾經過去,他迫不及待的起身趕到丹爐旁,迅速的撤去爐火,打開爐蓋看到裏麵的殘液時,失望之情再次浮現在臉上。
“又失敗了。”龍承嘴裏喃喃著,這已是他第七次失敗了。
“吆,我們的龍承大煉藥師又煉丹失敗了嗎,”一聲幸災樂禍的話語在丹房門口向起。望著第五龍承臉上失望的表情,來人挖苦的說道。
“這不是祝大小姐麼,哎吆,才幾年不見,祝大小姐出落的越發標誌了”。隨即第五龍承不懷好意的笑看著來人的臉上下打量了幾下,“祝大小姐的紅唇想必比當年更可口了吧”。龍承語含譏誚的說道。
來人正是一身紫色長裙,腰係彩帶,麵容秀美的祝靈。
聞聽此語,姣好的麵容立刻氣的麵皮發紫,幾年來她一直耿耿於懷的就是此事,立刻就要出手教訓第五龍承,但轉念一想此地是丹房重地,宗門內嚴格禁止爭鬥,輕則廢去一個境界的修為,重則全部廢去甚至逐出師門。想到此處,頗不甘心的隻能狠狠的瞪著龍承,眼神如果能殺人的話,想必第五龍承已經死了好幾回了。
關於第五龍承和祝大小姐結的梁子還要從三年半前說起,離道家第一修仙宗門道玄門兩千公裏外的一個偏僻小山村,一戶樸素的莊戶農家意外的迎來了一位陌生的訪客,一位修道之人帶著滿身血跡倒在該戶農家門口,這家第五氏夫婦發現陌生人修道之人打扮,當下不敢怠慢,立即救人,要知道這類人在他們眼中可是活神仙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