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的未來 完結感言(1 / 2)

這是完本感言,因此我想真誠一點。

稍微誠實與坦率一些,能與你們聊聊自己的感想與想要說的事情。

我真慶幸,自己居然有那麼多的事情可以說。

從一個星期前開始,我閑暇時的空餘都在思索著、我該想什麼,或者說我該說什麼。

我們可以說說理想,我們也可以說說守望。

從寫作開始到現在,這本書的完結時間是在半年。這個時間並不長,但仔細一想其實已經很長了,再仔細想想,簡直長的可怕。

度過了那麼多的日夜,那麼多的星期,才寫完了這短短四十二萬字中所承載的故事。

很慚愧,我寫的並不好。

這是文筆所限,雖然時間的推移之後似乎已經越來越好了,但我仍然感到羞愧。

在我回首自己寫下的結局時,我仍為自己字裏行間的幼稚與不連通的句子與錯別字感到羞愧。羞愧到幾乎無法抑製。

我愧對這本書。

這不是一本真正意義上的好書,因為我把它寫砸了。

這隻是一本意識流,整本中幾乎有十分之一或者二十分之一的地方我在說著所謂的‘大道理’或者反襯著所謂的‘大道理’。

我想告訴看這本書的人們一些東西,那是能給他們感動的,能給他們信念的東西。

他們能從中感受到溫暖,或者一些肅然起敬的淩然。

可是沒有。我什麼也沒有寫出來。

我為此而羞愧。但卻不代表我不喜歡這本書。

有人說過——“每個作家的書裏都有他的影子。”

講的真對。

這是一條近乎於‘人類要吃飯’般的每個作家都能感覺到的真理。

我很想讓讀者有代入感,但努力著努力著,我似乎把自己先給代入進去了。

自嗨是大忌,有些作者自嗨著自嗨著,就會發現自己非常滿意的章節卻沒有多人看,那些在自己看來並不怎麼樣的章節卻好評不斷。

為什麼呢?

誰知道呢。隻是我確實把自己給帶進去了,我把守望寫成了我,而我就是守望。

我跟守望太像了。

這種像讓我覺得如果自己經曆了跟他一樣的事情話也會和他擁有一樣的心境,一樣的難受,一樣的迷茫與悲傷。

但有一點終究是不一樣的。

那就是守望會選擇用力量去幫助所有人,而我會選擇用力量去幫助自己和那些我愛著的人。

我與守望太像了。

所以寫著寫著,我就會悲傷,就會鬱結,作家的代入感太強這種事情時好時壞,如果是輕鬆文那真是好事,可如果是壓抑文那簡直是末日。

我每天就活在末日裏,往往寫完一章之後,便感覺內心難受的想要去撞桌子。

然後呢,我將修改過後不太完美的章節送給所有的讀者。

這本書並不成功,可這本書也不需要成功。

在《守望黎明》終於完結的時候,很多人跟我說:怎麼樣,有很多感觸吧?

似乎完結一本書,會有一種滿足的感覺,那是成就感,對自己的肯定,我們如同孩子一樣,為此而欣喜若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