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襲素色長袍,雖未戴一件琳琅配飾,亦難掩其風華。
葉晗萬萬沒想到樊城口中淺描淡寫一個重要的龍套竟會是那四大名旦之首,又創立了梅派的京劇表演藝術大師梅蘭方。
劇本的描繪的梅蘭方是一個癡心人也是個負心人。
他傾情於孟曉冬卻又為了另一個女子屢屢傷了她,也最終沒能給她一個正大光明的名分。
到後來,孟曉冬累了,倦了,就帶著一身的心傷離開了。
在這部戲裏,梅蘭方這個角色隻真正出現了一次,也就是一會兒葉晗要去演的那一場。
其餘的時候梅蘭方這個名字隻以濃妝豔抹後的舞台形象或是一些背影側麵出現。
唯一一次素麵的出現也是在孟曉冬晚年的回憶裏。
“隻是一切都過去了。”
孟曉冬還記得那兩個男人,隻是都過去了。
葉晗看完了劇本,那場戲並不難,但是要是想演的出彩卻是很難。
他要做得隻是在大廳裏拿著書走上兩步,然後在抬眸喊出一句“曉冬”。
但是回憶會把美好的東西全部放大,假設原本的梅蘭方是個翩翩君子,那在孟曉冬晚年的回憶中原來的翩翩君子就會變成一個貌若潘安的兒郎。
而這梅蘭方原本的人設是一個儒雅的中年男子,並且因為其從事的行業,他的舉止他的一眸一笑都帶著一股難以用語言訴說的韻味。尤其是他的眼睛,以及嗓音。
當他喊“曉冬”這兩個字時,該是帶了一絲的戲腔的,眼睛該是含著情的。
葉晗看著這隻有兩頁紙的劇本,慢慢的閉上了眼睛。
他覺得那一代大家的風華絕代竟是像在他的腦海中又活了過來一樣,那麼的真。
他想象著梅蘭方走路的風姿,拿著書的手該是怎麼樣的,那眼睛又該是含著多少情深的。
不知不覺就入了戲,失了魂。
虞彤彤看著葉晗半眯著眼睛用一種奇怪的步伐在休息室裏走來走去,越走就越帶著一股韻味。
若是虞彤彤看過梅蘭方和孟曉冬合演的《四郎探母》,大概就能知道這段看似有些奇怪的步伐的出處了。
葉晗是看過那出京劇的影視資料的,葉奶奶是京劇世家出身,葉晗10歲前因為葉爸葉媽的工作忙,一直都是在葉奶奶身邊長大的,所以對京劇的一些步伐腔調自然耳濡目染是知道些的。
“咦,還有點道道嘛。”
和虞彤彤的懵懵懂懂不同,對於京劇有些上了年紀的睿姐是喜歡的。
所以一眼就看出了葉晗步伐裏的玄機和門道。
要是在鏡頭下也能保持這個感覺,睿姐有預感,雖然隻有那麼一場戲,但是憑著梅蘭方這三個字和葉晗現在的這個感覺,怎麼都是要火上一把的。
因為至少在睿姐看來,葉晗現在身上竟是有了梅大家六分的神韻。
這還是他沒換上衣服,一臉素麵的情況下。
等換了衣服,化好妝,這六分神韻怎麼都能提升到七分。
————
半個小時後,虞彤彤看著葉晗換上了那一襲草青色立領長袍,那一雙原本就修長好看的手在化妝師的妙手之下變得更加的...柔媚。
對,媚!
虞彤彤的眼睛完全被那一雙手吸引了去,大抵那九天之上的真神所擁有的手也不過如此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