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 5(1 / 3)

“虛張聲勢!”於天舜擲下了今川家送來的恐嚇信。

“主公為什麼這麼說?”酒井忠次問道。

於天舜乜斜他一眼:“這麼簡單的問題都看不出來?今川家桶狹間被打得大敗,如今為了掩飾自己元氣打傷的實情,所以要向我們送恐嚇信,這就叫欲蓋彌彰。”

外麵走進來一個傳令的武士,遞過來一封書信,說是武田家送來的。於天舜看了看又遞給酒井忠次,酒井忠次不免叫道:“還真是,主公您真是料事如神。”

原來位於駿河北麵的甲斐強力大名(縣長)武田信玄送信來要和三河方麵瓜分今川家的土地。而在桶狹間之戰之前,甲斐的武田家、駿河的今川家、以及駿河東麵的相模北條家明明結成了甲駿相三國同盟,現在盟友廢了,立馬就要過來搶地盤,還真是會落井下石。

酒井忠次便問他要不要和武田家結盟。

於天舜並沒有回答,而是問道:“你先給我說說這個武田家究竟如何?”

酒井忠次似乎心中有些畏怖。武田家原本不過是一群山區的野人,但是從上一代家督武田信虎開始就慢慢變強了,現在的家督武田信玄,憑借著《孫子兵法》的謀略,組建了步騎三種部隊,其中還有最強的赤備騎兵,他們協同作戰,稱為疾如風、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四麵出戰,難逢敵手。世人都把武田信玄叫做“甲斐之虎”。

“你剛才說‘四如’,可為什麼說三種部隊?”

酒井忠次眼中滿懷著崇敬:“信玄就是‘山’。”

於天舜笑了笑,接著正色,直視著酒井忠次說道:“你給我聽好了,《孫子兵法》沒有‘四如’,《孫子兵法》裏一向是‘六如’,後麵兩句是‘難知如陰,動如雷震’。”

酒井忠次倒吸了一口涼氣,他從於天舜的眼中看出了森森殺意。

“回信給那什麼武田懸,就說同意結盟,一起瓜分今川家。不過像當盟友當成這種德行的人,我是一塊地都不會給他的。”

“啊,主公難道……可是如果惹惱了武田家,我們三河三千多人的兵馬可不是兩萬武田軍的對手啊!”酒井忠次吼道。

盡管被家臣吼感覺很不爽,但是他聽到“兩萬”這個數字,火氣瞬間就消失了。於天舜冷靜地想了想,問:“那武田家附近有沒有什麼比較強的勢力、或是對手?”

酒井忠次聽他這麼一問,略作思考,忽然一拍大腿:“有!”

春分之後,三河與甲斐同時發兵,夾擊今川,由於駿府館是今川家的本城,大部分兵力都被調往這裏來防守武田信玄,所以三河方麵遭遇的抵抗及其弱小,酒井忠次帶著人馬一路高歌猛進,十天之內就掌控了遠江全境。

而駿府城那邊,天守裏麵有六千兵馬,一時難以攻下,所以武田軍分成三道防線死死圍困住了天守,切斷了天守的水源,打算困死今川軍隊。

圍困了二十多天,駿府館依然不肯投降,但是城牆上的士兵顯然已經因為缺水而體力不濟,有些鬆懈了。駿府看起來已經是武田的囊中之物了。

可就在當晚,駿府館的城下町燃起了熊熊大火,民房、商鋪被焚燒的一幹二淨,武田軍帶著搶到的物資向甲斐撤回。

酒井忠次衝進岡崎城天守書房裏麵,打算告訴於天舜武田家退兵的好消息,但卻看見一個不認識的人端坐在那裏。他一驚,拔出刀喝問:“你是什麼人,主公呢?”

“我叫世良田元信,是主公找的影武者,主公去南信濃了。”那人不敢隱瞞。

南信濃……他去南信濃幹嘛?酒井忠次忙叫上二十個旗本武士,穿上常服從長筱城取道木曾川前往信濃。

入夜了,妻女山上響起了微弱的琵琶聲。

於天舜坐在大樹上,倚著樹幹,翹著二郎腿細細品味著這音樂。日本的音樂和朝鮮的音樂一樣,都是從中原學過去個大概,再按照自己民族的興趣演化過的。朝鮮的音樂學的更多的是那種大唐雄風,氣勢磅礴的風格,而倭人卻更喜歡那種陰森詭異、哀怨淒涼的小調,兩個民族的特點由此可見一斑。

琵琶這種樂器彈奏出的音樂原本是歡快的、抑或是急促緊張的,可是到了日本人手裏,總能弄出些不和諧的充滿邪氣的聲音來。於天舜雖然在日本住了很多年,但他依舊不習慣這種樂風,他聽了一小段就有些忍受不了了,他甚至有些想直接讓樹下彈琵琶的人停一會兒。

“主公,山間發現武田軍行進過的蹤跡。”一名家臣走進了中軍帳說道。

“是麼?”琵琶聲戛然而止,琵琶的主人,一名身著戰神當世具足的女武士睜開了眼睛。她之前得到的情報是武田軍在山下的八幡原駐紮,為何現在又在山裏發現行跡?

她難道真是主將?於天舜心裏嘀咕了一句,朝下麵打量。隻見女武士放下琵琶“朝嵐”,緩緩站了起來,個頭和家臣差不多高,那一頭的長發烏黑發亮、尤為矚目。這女武士正是長尾家的家督長尾景虎,即日後的上杉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