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存在就有道理
天乾宮坐落在乾坤門山門上空的雲海之上,俯視整個乾坤門的山門諸峰。整個乾坤殿由一個大廣場和一座大殿組成。據說這座乾坤殿是一件仙器,是乾坤門的根基。就算是下方六十四座靈寶大殿,以及山門內所有的一切加在一起也不如一座天乾宮珍貴。
天乾宮的廣場之上,每天都會有早課,由一位長老在這裏講解法術神通以及修煉氣功的心得和注意事項。
秦逸雖然突破到了練氣境,但是卻沒有相對應的練氣功法。作為每一個突破境界的乾坤門弟子,在天乾宮登記造冊之後,都有權利到天乾宮的藏經閣選擇一本氣功作為自己進階練氣境的獎勵。
在廣場之上一位鶴發童顏,身穿白色道袍,胸口繡著一個乾坤八卦的老道,端坐在雲床之上。隻見,老道隨口道來,但聲音卻宛如天音在闡釋天地大道。
“天地萬物皆由氣成,山石有山石之氣,草木有草木之氣,清風有清風之氣,雷霆有雷霆之氣,水有水氣,火有火氣。萬物皆由氣生,生氣生,死氣死,殺氣殺,怒氣怒,煞氣煞,石氣石,金氣金,火氣火,水氣水,木氣木,土氣土……”
隨著老道的講道,在老道周圍凝聚出一種種真氣,生機勃勃的生氣,死氣沉沉的死氣,森寒的殺氣,狂暴的怒氣,恐怖的煞氣,沉重的石氣,金燦燦的金氣,炙熱的火氣,溫柔的水氣,翠綠的木氣,厚重的土氣……種種不同屬性的真氣,演化出不同的形態,在老道的周圍儼然變成了一個絢麗多彩的小世界。所有前來早課的真傳弟子,全部都是沉浸在老道所講的道之中。
原本打算進入天乾宮的秦逸,在聽到老道所講的道之後,也是駐足不前,仔細聆聽老道所講的道。秦逸有著一顆七竅玲瓏心,他能分辨的出老道所講正是練氣境最基礎,對氣最根本的理解。
而秦逸在看到老道周圍各種不同的真氣演化成不同的物體之後,心中更多的是震驚。在見識到掌門至尊,真氣大手演化一方世界之後,秦逸仔細的詢問過秦霜,才得知想要像掌門至尊那樣真氣神通造化一方小世界,必須要達到造化境,才能具備造化事物的能力。
秦逸明白眼前這位講道的老道,雖然不能像掌門至尊那樣造化生靈,但卻也是實實在在的造化境。因為老道這一刻,是在虛空造物。造化境,可以說是在人間界的一方世界之主,能有幸聽到造化境的高人講道,那可是天大的福緣。畢竟,掌握了虛空造物能力的大神通者,已經領悟到天地造化之源,這才是真正的大神通者。
“凡武之道,聚精、行氣、凝神,精氣神三元歸一,返本還原,練先天一氣成就練氣士之境。”凡武境的修煉卻是被老道一句帶過,畢竟,在場的都是練氣境的真傳弟子,對於從凡武境修煉過來的他們也是清清楚楚。
“練氣之道,注重道和理。道為法,是氣之本,為氣之源;理為術,是天地之本,為天地之根。道本無形,玄之又玄,妙之又妙。理本有形,玄奇變化,相生相克,生生不息。法術無形卻有形,一切盡在天地之間,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禽一獸,眾生萬物存在皆有道理……”
秦逸沉浸在老道所講的道理之中,等他醒悟過來的時候,老道已經不知在何時離開。秦逸有種似懂非懂,似悟非悟,就像是霧中看花,始終是那種朦朦朧朧,急得秦逸是抓耳撓腮。
不知為何?秦逸有種明悟,自己是因為境界未到,所以不能完全明白其真意。就像是兩個月之前,秦逸還隻是秦王牧場的一個小馬奴,對於武聖境界還需要仰視。但是現在,秦逸卻是練氣境的練氣士,就算是武聖巔峰,他都能一掃一大片,這就是境界的差別!
就像是一個人爬山一樣,站在山腳始終隻能看到山腳所能俯視的世界。等到他爬到了山腰,他會發現自己的視覺開闊了很多,看得更遠。而等到爬到了山頂,他就會看得更開闊更遠,看到大山之外的另一個世界。
現在的秦逸隻是剛剛來到山腳下,甚至連山腳都沒又爬上去。對於站在山頂上的人,所講的山外的世界,秦逸當然會有一種朦朧,模糊不清的感覺,因為隻有等他站到山頂自己親眼看過以後,他才能清清楚楚的明白。
天乾宮廣場的真傳弟子有些已經離去,至於還有一些似乎有所領悟的,還在廣場上麵靜坐,繼續參悟老道所講的道理。
秦逸知道以自己現在的境界是無法體會老道所講的道,隻有等他境界上去以後才能一點點的體會。所以,秦逸沒有再在廣場上做停留,而是直接走進了天乾宮。
一進入天乾宮,秦逸發現這個外麵看起來不大的天乾宮,裏麵居然有著一排排的門,在門上麵寫著煉器閣,煉丹閣,藏經閣,藏寶閣,傳功堂,造冊殿。秦逸認準造冊殿,直接走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