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 (一)(1 / 2)

九州十年,辛酉孟春,在這個九州割據的世界中,征服和臣服,是他們的主旋律。崇尚武力,信奉武力,是他們不變的信仰。

偌大的九州,以臨著沂海的初紋州,還有冰漪州為中心。形成四方天下。

這年,位於初紋州以西的雍山州,向初紋州借師,準備攻打初紋州東邊的木梁州。

雍山州王主,名叫古諾西,正是三十而立的年紀。因為天下****,互相征殺吞並,他考慮到初紋州遲早是個威脅。便想以借兵為由,將威脅清除。

“江王主,如今天下大亂,想潔身自好那是不可能的。雖然初紋州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但戰火遲早會燒到此處。因此不如先下手為強,以防萬一。”

初紋州王主江箴言,自然深諳其中的道理。不過古諾西的野心,江箴言還是有所防備的。

“我與木梁州乃兄弟之邦,豈能自相殘殺。就好比你所管製的雍山州一般,與我初紋州,都是兄弟之邦。怎可自相殘殺,陷百姓於水火——”

經過江箴言的一番動之以情的說辭,古諾西覺得在理,便斷了這個念頭。

但九州十五年,丙寅春。戰火禍及到三州。當年江箴言,西聯雍山州,東結木梁州,以碧城山之隔,沂海之險,伐六州。

初紋州倚三山,臨沂海,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更有碧成山門戶三山閣,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易守難攻之地。

當朝丞相賈楚雅,進言先取碧成山之北,靈州。

因雍山州在坪山以動,木梁州在鳩山以西,與初紋州成三足之勢。便定計三圍靈州。一路攻城拔郡,勢如破竹,當年冬,靈州王主察五哈圖,降城簽約。

九州十六年,丁卯春,三州先伐雍州以南的沂州。沂州聯冰漪州,合抗三州。其年,久攻不下。次年夏,冰漪州王主木延去世,其子木修齊繼位,宰相沈誌穀專權弄政。當年冬,

初紋州丞相賈楚雅獻計,收買沈誌穀。

九州二十年,沂州王主自縊而死,同年,冰漪州王主木修齊被殺,家破人亡,沈誌穀篡權,投降。

九州二十一年,木梁州過漳水,初紋州與雍山州合兵一處,從冰漪州出,兩麵攻詞錦州。

其年,三州以武力統四州。除南邊密爾卦州,車仗州,因隔祁水,不宜攻取,天下算是大統。

九州二十二年,結束十二年征伐不休,然遍地皚皚白骨,天地冷清,真是民不聊生。

同年初紋州王主江箴言稱帝,號大統,封六州六王。並且各地免稅三年,停征兵卒,用來休養生息,恢複國力。

大統三十四年,丙午秋。天東北有赤氣,廣長十餘丈。民間說是天裂,其後地陷東北。當夜,初紋州初紋城中天降一石碑。石碑寬三丈,高約七丈,其上光滑如鏡,無字符花紋。

江閣緒命為天石,遂將此石移入碧成山,且修了一座諾大九州天石宮。

九州天石宮,修建於碧成山山腰之處,此處山清水秀,風景極佳。並且東靠坪山,西臨鳩山。三山如同一個坐北朝南的太師椅,是一個藏風聚氣,輝映天地的吉祥之地。

此宮建成不久,江閣緒與六王,和文武百官前來祭拜。等祭拜儀式結束,石碑之前突然飛來一隻白色麒麟。

因白麒麟是上古吉祥之獸,屬於瑞獸。所以從江閣緒,至百官隨從,又磕頭便拜。等江閣緒抬頭再看時,白麒麟已經不在,可再看石碑,上麵赫然刻著一隻麒麟。有龍的頭,健壯凶悍的馬身,還有寸大魚鱗環繞全身。

於是,麒麟就成了守護靈獸,每逢慶典、大事,都前來祭拜。天下間也紛紛傳聞,都將麒麟奉為神獸,窮一點的百姓家牆懸麒麟圖。官宦有錢人家,便刻麒麟石像。而天下更為太平,百姓安居樂業,有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之景。比起多年之前,端的是四海升平,一片祥和。

然好景不長,便有怪事而生。

大統四十八年,庚申秋,石碑上麒麟逐漸消失。直至,大統五十一年,癸亥季冬,消失不見,石碑依然光滑如鏡,無字符花紋。

就在麒麟殘影消失前一天,有一位鶴發童顏的道士,出現於江箴言夢中。

他說,“從天地開辟,甲子冬至。日月若懸壁,五星若編珠。然天地轉殺,乾坤生劫,加上以往的征殺,實非麒麟之力所能及。”其後又說,“然念及天地蒼生,傳道法降世,還望好自為之。不過禍福相依,有法必生妖魔。自古邪不勝正,但也因人、因時而議。”

等道人說完飄飄而去之後,江箴言大夢驚醒,天已初明。當下命人前去看石碑是否有恙。等人趕到九州天石宮,一看天石上麒麟殘影早已不在,不翼而飛。便稟告江閣緒,江閣緒一聽急火攻心,吐血臥床不起。當晚寫下遺詔,蕭然而去。

也就是太子江乙繼位,年號撚塵。他遵從江閣緒遺詔,天下以道法為上,在天下每州每郡設道觀,傳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