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土自古以來便是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這裏門派林立,各種武學,學說百家爭鳴。是好漢遊俠,文人墨客的聖地。東土的武林則是一座炫麗的舞台,不同的人在此演繹著各自不平凡的人生,宛若碧空之上的長虹,這條條長虹相互交織盤旋,編織成一個個不朽的傳說,被人們所銘記,津津樂道。而我們的故事,便是東土武林這個舞台上所演繹出的最精彩,最奇幻的一幕。
東土有五嶽,分別為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北嶽恒山,中嶽嵩山,南嶽衡山,其中以泰山居首,世人稱之為五嶽之首。
在這泰山之巔,有一座門派矗立在雲海之上,名曰劍域門。泰山主峰突兀,山勢險峻,峰巒層疊,而且多生鬆柏,這些奇景更是將劍域門掩映得莊嚴,巍峨,如同天宮般不容侵犯。
劍域門是一座千年古派,據說曾是元始天尊的大弟子———一代劍仙廣成子所建,由此可見劍域門的底蘊是多麼的深厚。而且在東土大大小小數十個門派中,數百年來劍域門一直位居榜首,被其他各派所仰望。劍域門的內門弟子皆被授予無上的劍法,名曰《禦劍訣》。該劍法乃劍域門一派單傳,威力自然是強橫無匹。據說曾有修為高深的弟子禦飛劍於千裏之外襲殺了叛賊,更是使得劍域門的聲望一時無兩。能被門派選做內門弟子的,皆是勤奮執著,天資聰穎之輩,反之若想留在劍域門,便隻能做個外門弟子。與其說是外門弟子,不如說是內門弟子的傭人,門派中一切的髒活累活都是由外門弟子承擔,而內門弟子隻管修行就好。雖然外門弟子的資質與內門弟子差了一大截,但也不是無所學習的。外門弟子主要修習的法訣叫做《劍術篇》,是最基礎的用劍武學,劍域門的意思很簡單,在我劍域門修行,絕對不可讓你空手而歸,傳授外門弟子《劍術篇》,也算是傳授你一門防身的本事。
劍域門內門弟子修行十年期滿便可離開門派,不論是仗劍江湖還是追名逐利於官場,師門不再有約束。如果不想離開門派的,可以以客卿的身份留在泰山繼續修行,更有修為高深的弟子可以接手門派長老的位置,為門派的發展使出自己的一份力。外門弟子沒有太多的限製,隻要在門派工作滿一年便可離開,由此可見外門弟子更像是“打工者”。當然有出必有進,每五年劍域門會廣招一次弟子,其中內門弟子三百名,外門弟子人數不限。而且每次招攬弟子的同時也會給外門弟子闖入內門的機會,被稱為劍域門五年一次的“進階”儀式。
所謂的“進階”儀式,是為外門弟子設立的一項挑戰的賽事。外門弟子中凡是認為自己有能力的,便可以申請挑戰內門弟子中的任意一位,雙方以武藝互博,但不可置人於死地,挑戰成功,就可以被門派收入內門作為內門弟子,挑戰失敗則繼續留在外門。被挑戰的內門弟子如果戰敗,則會被發配到外門去做一年的苦力,以作對於怠慢修行的懲戒。
盡管有著“進階”這個儀式,但是由於內門功法《禦劍訣》與外門的大眾功法《劍術篇》有著天壤之別,一般的外門弟子很難戰勝內門弟子,門派成立至今也隻有寥寥數百人從外門闖進了內門,提升了自己的境界。而被戰勝的內門弟子也都是些飄飄然不努力修煉的角色,所以發配外門一年這個懲罰措施也不顯得那麼不近人情,反而對內門弟子的修行有著莫大的督促作用。試想一下,是做學著《禦劍訣》吃著天才地寶的內門弟子舒服還是做天天做苦力吃著粗茶淡飯的外門弟子舒服?
這是一個晴朗的日子,紅日當空,在陽光的照耀下,泰山的鬆柏顯得越發的蒼翠,林間的知了片刻不休的叫著,更是給炎熱的夏季平添了一分莫名的煩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