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前的桃花開了落了開,如此已是輪回了八年。八年時間足以改變太多太多,有太多太多的意外。沈墨竹佇立在庭前,看桃花片片飄落,回想著這八年的是是非非。
八年前,當他再次醒來的時候,恍然間發現早已物是人非,所有的一切都已找不回從前,他也曾失意,也曾彷徨,最終還是選擇了默默的接受,接受那本不屬於他的人生。
沈墨竹,即墨王朝清妃之子,也就是當朝的三皇子,又名即墨離歌,沈姓為母姓,而墨竹這一名是在即墨離歌離宮兩年之後,他為自己所取,那時的即墨離歌卻也不是原來的即墨離歌。當年即墨離歌離宮不久,清妃因病逝世,而沈墨竹也就是在清妃離世的第二年取而代之,取代了即墨離歌的一切,隻因真正的即墨離歌早就在離宮後的一場大病之後死去,他穿越而來,選擇了替他而活。當年的即墨離歌離去時也才8歲,沈墨竹取代即墨離歌後,首先做的事便是把名改回了本名,讓下人喚他沈少爺亦或是墨竹公子。
沈墨竹不止一次的去探究這些事情的本質,這一切有太多的疑點和困惑。他不明白為何一個才6歲的稚兒要被遣送出宮,皇帝又怎麼會同意,清妃又為何突然離世,而他的前身即墨離歌又為何在兩年後因病而亡。他想要找出這一切聯係點,是如何將這些事情交織在一起。但是卻是徒勞,被遣送出宮時,即墨離歌才6歲,不可否認6歲的即墨離歌很是聰慧,畢竟是皇宮裏的孩子,可是即便再在聰穎他也隻是個6歲的孩子,在他6年的皇宮生活中又能有多少記憶呢。這一切也隻能是個謎,隨著時間的流逝,越發的神秘,越發的不可知。
八年已然過去,如今的沈墨竹也才十六歲,十六歲在他原來那個時代還是個不知所謂的少年,有著自己的小叛逆,而這裏卻代表著你的責任與擔當。
當今太子乃嫡長子即墨離憂,皇後娘娘所出,如今十八歲,據世人所傳,太子天生聰穎,五歲時就可出口成章,十歲就曾跟隨著他的舅舅習武出征,十五歲便已立下赫赫戰功,深得皇上信任與喜愛,於十六歲那年封為太子。深得百姓的愛戴。至少在沈墨竹離宮八年來,有關太子的事件不絕於耳,即便他生活在這可以說是與世隔絕的沈府。
即墨離愁,乃太子胞妹,於次年出生,不可否認的是皇後娘娘教導有方,讓她的一雙兒女博得了好的名聲,坊間傳聞離愁公主容貌傾國傾城,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最妙的當屬她的舞姿,傳言可在蓮葉上跳舞,舞姿輕盈醉人。
若說皇後的一雙兒女是以正麵形象為世人所稱讚,那麼淑妃的子女則以負麵形象被世人所指。二皇子即墨離殤十七歲,比大公主晚三月出生,資質平庸,性格軟弱,每日隻知吟詩作對,與宮女們嬉戲打鬧,不顧正業,讓淑妃為其操碎了心。而淑妃的女兒,十五歲的三公主即墨離情則是刁蠻任性,飛揚跋扈,仗勢欺人,每每闖出禍來又是淑妃出麵善後。所以皇上對這淑妃的兒女並不所喜,平日裏是眼不見心不煩。好在淑妃比較受寵,倒也沒讓她那雙兒女受苦。
而二公主即墨離心十六歲比即墨離歌早半年出生,乃一名美人所出,當年因難產而死,所以二公主一出生便成了沒娘的孩子,後被良妃領養,隻因她膝下無子,二公主在良妃的培養下倒也出落大方,雖不及大公主即墨離愁,但也不至於如三公主即墨離情那般無理,倒落得個不錯的名聲。
至於其他的皇女皇子雖也有不少,但都還年幼,最大的也不過五歲左右尚還不值得關注。
而對於三皇子也就是即墨離歌,民間傳聞卻是少的可憐,隻知道他乃清妃之子,心性淡泊,體弱多病,如此而已。
桃花打落在沈墨竹那一席青衫之上,那人,那樹,那花,那衣,那景,構成了一幅美麗畫卷,遺世獨立,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少爺,宮裏來人了,在前廳候著呢。”身後傳來了管家沈開的聲音。
沈墨竹聞言,並未應聲,半響才答道:“嗯,我知曉了,你且下去吧。”繼而聽到沈開退下的聲音後,低低的歎了一句:“怕是要這天下又不平靜了吧,在這亂世誰又能獨善其身。命運終是弄人,該來的始終會來的。”語罷,轉身走出竹園。
前廳。
“哎呦呦,三皇子,雜家可總算把你等來了,快快,趕緊隨雜家進宮,皇上可是等著呢。”李公公那尖細的嗓音破空而來,刺得沈墨竹陣陣蹙眉,心裏有些不舒服,卻也沒表露出來。收拾好情緒,對著李公公笑道:“李公公怎麼這番著急,你看我這出來的急,衣服還未來得及換呢,這樣子去見父皇怕是會惹父皇不悅的吧,能否再等我片刻,待我把衣服換了再隨你去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