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落埃落定
一、鴻溝之約:楚河漢界
項羽的末日即將來臨。
公元前203年,七月,劉邦立英布為淮南王。八月,劉邦又得到了北方兩支軍隊的讚助,他們是北貉部落(今吉林省東部一帶)及燕王臧荼,最可怕的是他們讚助劉邦的是北方的土特產——騎軍。燕王和北貉部落實在太可愛了,他們這些軍隊絕不亞於二十世紀的蘇聯現代先進坦克,有了他們,劉邦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呢?
同時,田榮之弟田橫聞聽田廣被韓信誅殺,收集齊國殘軍敗將投奔彭越,韓信是田橫的死敵,但彭越是劉邦的老朋友,所以說田橫歸根到底也是自己人。
與此同時,精明的劉邦發布命令,凡是為國捐軀的戰士,由官吏負責準備喪服及棺材,並且轉送至其家鄉,這項措施,有如風雲卷集,天下全部聚集在以劉邦為核心的集團周圍。
由此算來,整個中國大地,從北到南,從西到東,諸侯和百姓幾乎沒有幾個是項羽的人。劉邦兵多糧豐,項羽兵少食盡,天下是紅是黑,一目了然,項羽再次陷入了空前的孤獨與寡助。
但是,項羽西楚霸王稱號也不是白打出來的,他的鋼鐵意誌及震蕩山河之氣仍然威攝著天下諸侯,讓劉邦一時寸步難進。
此時,考驗劉邦和項羽的似乎不是誰的兵力糧食多,而是誰的意誌堅強。論意誌和耐心,劉邦首先鬆動了,他主動向項羽提出談判講和的要求。
劉邦任命出使楚國的談判員是陸賈同誌。當陸賈跳過廣武澗,向項羽傳達劉邦議和的文件時,項羽冷笑一聲,直接把劉邦的文件打回漢軍,他告訴陸賈:打戰可以,議和沒門,想弄回老爹及老婆,如果不投降,就別異想天開!
劉邦是實實在在地怒了。嗬,好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項羽,你以為你今天的項羽,還是鴻門宴上的霸王嗎?請你站高一點,踮起腳看一看,天下到處飄的是什麼顏色的旗幟。叫你一聲霸王已經夠給你麵子了,說白了你不過是一隻喪家之犬,甚至連一隻病虎都算不上了,竟然還敢跟我談過分的條件。
好,既然談不攏,就用老辦法,打,打到他服為止。
於是,劉邦命令兩軍攻擊項羽,一支是彭越的流氓軍,一支是韓信的齊國軍。彭越的任務是幹他的老本行,徹底切斷楚國糧道;韓信派軍從東撲來,進逼楚軍。
但是,韓信在逼項羽的時候,也在壓迫著劉邦的心房。劉太公及呂雉阿姨還在項羽手裏呀,逼急了項羽,那可是真動刀手殺了這兩個國寶級人物的。這時,有一個叫侯公的人主動向劉邦請纓遊說項羽,以楚漢兩軍議和的條件換回劉太公及呂雉。
議和,本來就是劉邦的最後底線,不是他不想打了,而是他及士兵們的意誌及耐心已經達到了極限,他們都不想和項羽一味地耗戰。
劉邦批準侯公出使談判。
侯公說的還是陸賈說過的那句話:議和,還人。這次,項羽終於再無罵言了。戰爭不是單打獨鬥,形勢於楚軍越來越不利,諸侯從四麵八方而來,包圍圈已越來越明顯了,最可怕的是彭越這個老流氓斷絕了楚軍的糧道,楚軍已無力修複這條生命通道,除了講和,項羽別無選擇。
項羽終於同意議和了。
於是,曆史上出名的中分天下的計劃就要出籠了。項羽和侯公簽定了一個盟約:以鴻溝為界,鴻溝以西,全部歸劉邦;鴻溝以東,全部歸項羽,兩國交好,永不交戰。
順便解釋一下,鴻溝不是什麼今天所說的下水道,而是一條河流。鴻溝,又稱洪溝,流經今天的河南省開封市西南,在滎陽縣東北,注入黃河,隻可惜的是歲月滄桑,這條傳說中的洪溝今已堙沒。
當然,盟約定好了,劉太公及呂雉還得還回去,同時奉還的人質還有長子劉肥等人。當侯公帶著這兩個人質及勝利的盟約回到漢軍時,全軍高呼萬歲。
漢兵這一聲萬歲是為劉邦而呼的,也是為自己而叫的。四年了,多少個昏天地暗,多少個激戰衝鋒,戰士們死了一批又一批,蕭何向戰場輸送了一批又一批,輸完了強壯的,又輸老人及未成年,甚至還要把女人也投送戰場,今天,這一切終於要結束了。
但戰爭的最高境界,不是為天下而戰,而是為不戰而戰。戰士們刀山火海的闖,不全是為劉邦取得天下,以求封侯拜將光宗耀祖,我相信,以血肉之軀鋪開一條通往鮮花開滿的故鄉之路,這才是他們此時最渴求的事情!
戰士們實在太想歇下來了!還有劉邦,他應該感謝侯公,這個侯公實在太有才了,之前都沒怎麼注意他,沒想到他一出場就能一錘定音,天下分曉。按正常人的思維來看,這是一個極其寶貴的謀士,應該加以重用。
如果我們這樣設想劉邦的話,那就錯了。在劉邦看來,侯公不是一個吉祥物,而是一個不祥物,於是他賜給了侯公一個奇怪的爵名為平國君。關於這個爵名,劉邦是這樣解釋的:侯公是天下厲害的辯士,他居住在哪國,哪國最會傾覆,所以就給他取這個名號。
這實在太令人費解了,侯公好不容易替你贖回老婆老爹,還拿得大半天下,感謝兩字你不說一字就罷了,為何還替人取這種不吉祥的封號?更讓人費解的是,劉邦竟然還讓侯公隱藏起來,從今之後,永不相見。
關於侯公這段曆史,司馬遷記述簡略,而且疑點多多。如果劉邦不滿意侯公的談判結果,又何來漢軍的萬歲高呼聲,甚至是劉邦本人說的天下辯士之客觀評價?
透過曆史迷霧,我寧願相信劉邦和侯公永不相見,不是因為劉邦害怕侯公而不想見他,而應該是侯公不圖獎賞,自願隱退天下!
我們無須說得太多,說到底,侯公不過是劉邦生命中的一個匆匆過客。既然楚河漢界已經劃定,就解甲歸鄉吧。
這時侯,項羽這才發現自己是真的累了,他第一個撤兵東還。可讓項羽萬萬沒想到的是,他這個撤兵動作一下子把內心的焦灼無助暴露無遺,死神迅速地找上門來了。
使項羽陷入死亡門的,不是別人,而是張良及陳平。當劉邦準備撤兵還都時,張良和陳平突發奇想的建議劉邦撕毀盟約,急攻項羽。
劉邦愣住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早不提,晚不提,偏偏是項羽撤軍了才提,你們到底想的是什麼主意呀?
漢王千萬不要疑惑,這當然不是什麼爛主意,而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試想想,漢王您都據有大半個天下,基本上沒有一個諸侯不歸附您的,而楚兵力疲糧盡,這是天要亡項羽的時候了。如果漢王您不乘勝追擊的話,必將養虎遺患,而您也將失去成立帝業的絕佳機會!
劉邦如夢初醒,恍然大悟。兩位大師說得一點沒錯,項羽永遠是一隻猛虎,隻不過這隻猛虎暫時患病淪落罷了。而此時,漢軍及侯侯卻又是一匹匹吃肉的惡狼,既然如此,這正是群狼出擊撕碎病虎的大好時光啊。
項羽,這次你真的死定了!
二、會戰
公元前202年,十月,新年。
劉邦撕毀盟約,率領二十多萬大軍追殺項羽。從某種角度來講,劉邦這種出爾反爾的做法,可是違背了戰爭之道。然而,在張良看來,這個世界哪有什麼道或不道的。五年前,他就是以這種方式勸解劉邦撕毀與秦軍守將條約,才得以趁機打進了鹹陽的,那事之後,天下又有誰對他們非議過一句?
所謂兵不厭詐,乃兵家之法寶。殘酷的戰爭告訴我們,所謂戰爭公約,不過是一張廢紙,世界隻有永恒的利益,沒有永恒的道德信義!
既然這樣,那就放開手腳,大膽地打吧。
劉邦發起進攻時,同時號令韓信和彭越前往固陵會師與項羽決戰。固陵,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淮陽縣北。然而,當劉邦懷著興奮的心情打到固陵時,卻遇上了一個讓他萬分沮喪的消息,韓信和彭越竟不約而同的耍賴——倆人都沒有前來助戰!
這下麻煩大了,劉邦原來的幾個厲害兄弟都還在韓信旗下,比如灌嬰和曹參。而地球人都知道,像劉邦這種人,一旦他與項羽麵對麵地交戰,除非人多勢眾,不然他根本就不是項羽的對手。
劉邦後悔已經來不及了。這時項羽對劉邦的行動也猛然驚覺,頓時怒發中燒。好你個劉邦,剛剛還你親屬,你就不識抬舉地放狗來咬我,打你個狗日的。
於是,項羽親率十萬大軍,立馬調頭突擊劉邦。劉邦這一幕就像打乒乓球一樣,剛抓到球拍還沒碰到球,項羽就抓起球拍狠狠地朝他臉上砸來。這一砸,劉邦頓時鼻青臉腫,大敗而逃。
劉邦隻得退軍陳下,築壁自守。
這鬱悶的一戰,劉邦被項羽斬首兩萬兵。真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啊,好好的設想,竟然被韓信和彭越這兩個無賴粉碎成末。夜,是多麼的寒冷;心,卻也是多麼的冰涼。韓信呀韓信,我們的好韓信;彭越呀彭越,我們的好彭越,你們為什麼都不來呀,你知不知道我是多麼的想你?
夜幕之下,劉邦昂頭向東高喊:韓信,你在哪裏啊?
天空悠悠,東方回蕩——
他在這裏,他在這裏。寒夜帳暖身不起,他還在沉沉地做著齊國大地主的夢!
劉邦又朝魏地方向呼喊:彭越,你在哪裏啊?
大地悠悠,魏地傳來——
他在這裏,他在這裏。你不見他掛著那個魏相的印,卻還在癡癡地做著魏王的夢?
劉邦泄氣了,他總算看清了韓信和彭越這兩幅嘴臉,這兩部罷工的戰爭機器,原來一直都做著與他同道不同王的夢。可這兩個人翅膀硬了,打也打不得,叫也叫不來,怎麼辦呢?
劉邦問張良:韓信他們都不聽我的話了,這叫人咋整?
張良:他們不是做夢嗎,隻要你願意圓他們的夢,他們肯定來。
劉邦:此夢怎圓?
張良:韓信沒有封地,他又想當地主王,你就把東邊一塊地劃出來封給他;至於彭越呢,自從魏王豹死後,他就一直盯著魏王的寶座,你隻要封他為王,招之必來!
劉邦又恍然大悟,原來韓信他們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家夥。
既然如此,那就暫時成全你們吧,這筆帳我先記在心裏,有朝一天我們再好好算,到時連本帶利息,叫你們一樣不少地還上。無奈之下的劉邦,隻好從張良之計實行圓夢計劃。果然,十月底,得到好處的韓信和彭越同時此兵而來助漢攻楚。
與此同時,劉邦的堂兄劉賈渡過淮水,利誘項羽的總參謀長(大司馬)周殷叛楚。項羽終於嚐到到了什麼叫落井下石,周殷舉兵屠殺英布老家六縣的楚兵,舉九江之兵迎接英布重新入主。諸侯聽令,劉賈,英布,周殷等人都向東集結,與劉邦會戰項羽。
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死亡的氣息,決戰的時候終於來臨了!
十二月,項羽率軍抵達垓下。垓下,即今天的安徽省靈壁縣東南,是一個高崗絕岩之地,經曆千年的風吹雨打,今天它仍然高達十二米左右。
此時,諸侯亦會合完畢,決戰開始了。
這將是一場麵對麵的火拚,項羽十萬軍,漢軍五路大軍,合計將近七十萬之眾。但是項羽此次麵對的諸侯軍,非劉邦當初進入彭城的聯軍,因為,此次調度這七十萬人作戰的非劉邦本人,而是韓信大將軍。
這是劉邦的高明之處,上次他親率大軍輸得很慘了,這次不能再敗在他手裏了,於是他任命韓信為聯軍統帥。事實證明,劉邦這個決策是偉大而正策的。數天之下,除了韓信之外,還有誰能擋得住項羽的陣勢?
韓信早已看出,項羽多年征戰,從未吃過敗陣,其秘密武器隻有一個,那就是——強力攻擊。巨鹿之戰如此,彭城之戰亦是如此。項羽憑借著本人這種天生的強勢攻擊本領,從來沒有一個諸侯能夠抵擋過他的衝擊。
但是今天,韓信要告訴項羽,他將是第一個破解項羽招術的人,同時也是埋藏項羽的人。韓信破解項羽方法概括起來不過六個字,封鎖,包抄,進攻。
首先,他命令劉賈、英布軍自南將楚軍外圍出路全部封閉,又命令彭越軍自北封閉通路。其次,韓信率主力大軍五、六十萬,排出了這樣一個陣形:韓信親率三十萬大軍居中,為前鋒主力;將軍孔熙率軍數萬為左翼;陳賀率軍數萬為右翼;劉邦率本部主力尾隨韓信軍跟進,將軍周勃率軍斷後。
讓我們再來看看項羽的情況:西楚位於長江以北的土地全部淪陷,隻剩十萬兵力成為絕對孤軍。而更可怕的是這支孤軍後勤斷絕,無糧而守,真可謂是進不是,退不是,守亦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