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危險的仕途
一、驕傲使人落後
整死了韓延壽,蕭望之心頭猶禦一塊大石,舒服死了。看來,搞政治鬥爭,蕭望之的技術是過硬的;劉病已對蕭望之寵愛,是很靠得住的。鬥爭技術加一身政治寵愛,試問天下同僚,誰敢跟我蕭望之爭道?沒人敢回答蕭望之這個難題。
如果有人反問,舉目天下,牛人何其多,試問蕭望之,您是不是都敢誰鬥?我想,蕭望之可以信心滿滿地回答:隻要我看不順眼的,都敢跟他鬥。
事實證明,蕭望之的話不是吹的,然而吹牛的後果是很嚴重的。
誰是蕭望之看不順眼的人呢?這個人,就是丞相丙吉。政治鬥爭具有排他性,蕭望之將丙吉從假想政敵,升格為現實對手,原因有二:丙吉很老了,皇帝卻還依賴他,蕭望之心裏很不爽,這是其一;經過數年苦心表現和經營,蕭望之自認為,他已經得到劉病已的深度信賴,具備和丙吉單打獨鬥的資格,這是其二。
蕭望之看丙吉不順眼,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他踩韓延壽的時候,想丙吉幫他一把,沒想到人家不領情,更不想湊那個熱鬧。更讓蕭望之鬱悶的還有,有次上朝開會的時候,劉病已突然向丞相和禦史大夫,谘詢北方戰事,丙吉好像早準備好了似的,對答如流。蕭望之呢,了不解情況,又不敢多說兩句,吱吱唔唔地忽悠半天。
蕭望之本來以為,丙吉太老了,應該退了,讓他接班。沒想到老家夥腦袋竟然比他這個禦史大夫還靈光。如果一直被丙吉比下去了,劉病已還得一直依賴他,那他蕭望之奔丞相位,得等到什麼時候啊。等了就也算了,突然來了個誰,橫插一杠,那不全白費了功夫嗎?
蕭望之越想越焦急,一焦急就做錯了事。於是乎,就成了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事情是這樣的,蕭望之給劉病已上了一道奏,奏書是這樣寫的:現在這個天下呀,百姓乏困,盜賊不止,都是兩千石高官不稱職才造成的。今年三公不稱職,搞得天上的星星月亮太陽,都不是很明亮,罪在臣等人啊。
蕭望之的奏書,言短意長,話中有話,不得不值得人家玩味三思啊。劉病已翻來覆去地讀,越讀越火大。
怎麼不火大呢?要知道,天下是劉家的,丙吉是代理總管,天下如何,責在誰身上,這話應該讓丙吉來說才合適呀。禦史大夫,別稱副丞相,以丞相口氣說出以上一句,那不是把丙吉不放眼裏,涼一邊去了嗎?
驕傲,驕傲,都是驕傲惹的禍。劉病已一想到這,心裏不禁地叫道,如此驕傲自滿之徒,不給他點顏色看看,他還真自以為老子天下第一了呢。嗯,必須叫人去詰問蕭望之,討個說法,問為憑什麼說那麼大口氣的話。
蕭望之的確是狂過了頭。須不知,除了丙吉之外,蕭望之跟誰掐架,劉病已都盡可能幫蕭望之。如果蕭望要鬥丙吉,劉病已不僅不幫蕭望之,還會幫丙吉掄起大棒,狂揍三百棍。劉病已之所以偏愛和信賴丙吉,那是因為丙吉有一點,是蕭望之永遠比不上的。那就是,丙吉對劉病已,有著無可代替的養育救命之恩。
曾記否,當初劉病已才出娘胎,就被投入監獄。劉徹不知哪聽了妖言,說監獄有天子氣,派人到各大監獄將巫蠱案的所有案犯,通通殺光。當是時,丙吉身為監獄長,挺身而出,死活不讓劉徹特使進監獄殺人,於是劉病已才躲過一劫。接著,劉病已三翻兩次患病,差點沒命。也正是靠著丙吉自掏腰包,無私讚助,讓人照顧好劉病已,直到把他送到史家為止。
更重要的是,丙吉好事做盡,卻死活不出去廣告一句。於是,劉病已根本就不知道有這碼事。多年以後,當劉病已當皇帝了,有一個不知死活的女人,上了一道書,說皇帝當年呆在監獄的時候,照顧有功,希望皇帝還她個人情,封他老公個小官當當。
劉病已對那道書搞不清真假,隻好派人去宮裏查。宮裏有人說,她有沒有照顧過皇帝,丙吉最為清楚,因為當初是丙吉讚助撫養皇帝的。於是劉病已又派人去問丙吉,丙吉一看那個女人,吼了一聲,就讓人把她拿下了。丙吉認出,這個女人當年照顧皇帝非但無功,還差點讓皇帝病死。
劉病已通過那個偶然事件,才知道丙吉是他真正的救命恩人啊。丙吉的功勞,甚至比替他娶妻的張賀還要大。所謂,大愛無言,劉病已認為,丙吉對他的這份恩情,怎麼報答都不能了卻。唯有默默記在心裏,相依相賴。沒想到,那個蕭望之竟然都不了解行情,膽敢冒犯丙吉,那簡直就是討打來的。
劉病已派去詰問蕭望之的,有三個人。其中有一個人,就是前膽小鬼丞相楊敞之子楊惲。三人代表皇上找蕭望之談話,很快的,他們就向劉病已報告:禦史大夫實在太牛了,根本就不把我們放在眼裏,他跟我們說話時,竟然把帽子脫了,放在一邊就跟我們對答起來了。
劉病已一聽,仿佛嘴裏飛入一隻蒼蠅,一股從未有過的嘔吐感衝擊著他的心胸。如果不出意外,蕭望之的好日子,可能要告一個段落了。果然不久,有人就將蕭望之告了,告到了劉病已那裏。
從背後捅蕭望之的人,來自丞相府。準確地說,是丞相丙吉的人,此人名喚繁延壽,時任丞相司直。丙吉是好人,好人不一定就不踩人,狗逼急了都會咬人,惹丞相急了,叫人捅你兩刀,再踩你兩腳,那也是很正常不過的事。
丞相府狀告蕭望之,罪名很實在,主要有兩條:第一,蕭望之踞傲不改,沒把皇帝的人放在眼裏,更不把丞相當回事。說話做事,沒大沒小,簡直沒了譜;第二,蕭望之貪汙公款,至少有二百五十萬以上。最後,請求皇帝無把蕭望之關起來,嚴懲了再說。
劉病已看著丞相府這道奏書,半天不說話。良久,他叫人把一個人叫了進來。
叫進來的人,是光祿勳楊惲。劉病已把一道擬好的策詔,交給楊惲,然後說道:“你走一趟,把蕭望之的禦史印拿回來。”
楊惲了策詔,兩話不出,走出宮門。接著,長安大街馬上傳出一個消息,禦史大夫蕭望之被撤了。確切的消息是,蕭望之的確是被撤了,但是沒有被關起來,而是給他換了一份閑職。
為什麼蕭望之隻被撤職,卻沒被關起來。對這個問題,丞相府很是疑惑。事實上,這個問題在劉病已下的策詔裏,就說得很清楚了。
劉病已的詔書裏,是這樣對蕭望之說的:有人說你太過驕傲,對丞相無禮,名聲不好,不自行反省,甚至還變本加厲。按理呢,本來想給你重點處分的,但是還是不忍心傷害你。這樣吧,你把禦史印交給楊惲給我帶回來,同時,楊惲會交給你一個太子太傅印。你呢,也不用進宮來謝我了,直接去上班吧。記得好好把太子教好,別有太多想法。好了,就這樣了。
劉病已以上一句席話,似乎漏了一條,那就是蕭望之貪汙受賄的事,怎麼就不見提了呢。很簡單,劉病已不想拿蕭望之開刀,隻讓他吃個教訓,長點記性。如此而已。
劉病已的決定,丙吉是明了的,所以丞相府沒人再去糾纏,要對蕭望之怎麼的;蕭望之呢,他也知道怎麼做了。大白天睜著眼睛走路,要說摔倒了,不怪別人,隻怪自己那眼睛都是往高處看,沒認真看路。於是,蕭望之不去劉病已那裏喊叫,也不去丙吉那裏吵鬧,而是悶聲的換條路上班去了。
於是,禦史大夫就空成了一個肥缺。這個肥缺留給誰呢?劉病已心裏已經有底了,既然是肥缺,就得留給一個實力般配的人。這個人,就叫黃霸。
事實證明,黃霸是個牛人,一個頗具實力的牛人。
二、黃霸:人不當官枉少年
事實上,劉病已對黃霸和蕭望之的工作安排,不過是在內部做了一下調整。這個內部,不是高官內部,而是師門內部,黃霸和蕭望之,都同出一師門,他們的老師,就是漢朝學術牛人夏侯勝。
蕭望之在鄉下混著的時候,就拜夏侯勝為師傅了。黃霸則是很多年後,和夏侯勝一起蹲監獄,請夏侯勝收他為徒的。如果要排資論罪的話,黃霸應該叫蕭望之師兄。所謂驕傲使人落後,虛心使人進步。蕭望之當禦史的時候,黃霸才當上太子太傅;蕭望之被撤下,轉當太子太傅時,黃霸就被劉病已調為禦史大夫。這就等於師兄弟倆,互換了工作崗位。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劉病已這個資源分配的工作,做得很是到位啊。
當初,蕭望之從遙遠的農村,跑到京城奮鬥,幾經挫折,才混成政治明星,的確很不容易。事實上,要說起黃霸,他也是一肚子曲折,一樣幾天幾夜說不完。
黃霸,字次公,淮陽陽夏(今河南太康人)。黃霸年輕的時候,就挺喜歡法律。他喜歡法律,是因為他想當官。說他想當官,還是輕的,準確地說,是黃霸特別癡迷當官。不用說癡迷,就算他想瘋了也沒用,因為他根本就沒有當官的門路。
當官無門的黃霸,隻好幹等。突然有一天,有人告訴他,你可以當個小官,但你必須有一樣東西。那個東西,當然就是錢。在漢朝,如果你有錢,可以捐錢進宮當個跑腿的郎官。在漢武大帝末期,因為長期對外征戰,搞得他的錢總是入不敷出。後來,迫不得已賣官籌錢。
黃霸聽說捐錢可以當官,就興趣衝衝地去捐了錢,補為侍郎謁者。很不幸的是,還沒嚐到甜頭的黃霸,不久就被趕回家了。原因不出在他身上,而是因為兄弟犯罪受牽連被彈免了。
人生,有時候就好像坐鑽山車,長期在無限的洞裏爬著,好不容易爬出黑洞,見到一縷光明,卻被鑽進了山洞。明天在哪裏,前途在何方,沒人給黃霸答案。
這次,黃霸不想幹等了,他主動出擊,到處探聽。終於有一天,他得到一個消息,如果捐穀糧,可以當個小官。於是,黃霸就去交了穀糧,果然當了北長安市一個兩百石的小官。
黃霸的這個小官,如果他願意幹的話,可能一輩子都是小官。當時官場的潛規則是,交錢納糧的,不得任高職。果然,領導給黃霸安排了一份閑職,專門為郡裏收糧算錢。
這個工作很滑稽,很無聊,沒前途。然而,這個工作油水多多。諾大的北長安市,一年多少錢物要從黃霸手裏過去,隻要他伸伸手,彎彎腰,當個專啃國家油水的小老鼠還是可以的。
秦朝李斯說,同樣是老鼠,倉庫裏的老鼠和廁所裏的老鼠就是不一樣啊。倉庫裏的老鼠,可以高枕無憂的放開大吃大喝,廁所裏的老鼠,見到個生人,都要驚恐萬狀,逃之夭夭。於是信奉老鼠哲學的李斯,一輩子都朝著碩老鼠方向前進,終於當成了秦朝丞相。
沒有證據證明,黃霸和李斯一樣信奉老鼠哲學。然而黃霸和李斯的人生經曆,有著諸多相似。首先,他們都是河南老鄉;其次,李斯當初做過上蔡小吏,管過糧倉,黃霸今天的工作性質,跟他無多大出入;再次,李斯當上了秦朝丞相,黃霸後也當上漢朝丞相。
唯有不同的是,李斯碰上一個混帳皇帝贏胡亥,不得好死;黃霸遇見一代傳奇明君劉病已,終享天年。曆史充分證明,牛人想活得好,不能隻靠自己,也得靠命喲。
身居小吏的黃霸,他心裏裝著一個怎樣的夢,無人知道。對黃霸來說,李斯的故事,相信是知道的,然而當年李斯的升騰之路,他是想都不敢想的。當年,李斯起點甚高,拜大師荀子門下,與韓非子同窗,經荀子推薦入秦國求官,終成大器。
仰望高峰,黃霸沒有捷徑可走。但他卻這樣告訴自己,就這樣走吧,路就在腳下。
經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這是亞裏士多德說的。經我一個起點,我就能開闊出一條康莊大道。在中國曆史上,有數不清的牛人說過這樣的話。在漢朝,說過這話的人,張敞算一個,黃霸也算一個。
於是,黃霸老老實實地幹活,誠誠實實的做人。因為工作特別出色,黃霸打破了官場潛規則,節節高升,名聲也越來越大,一直升到了丞相長史。
然而,就黃霸一路順風順水的往前邁時,突然刮來一陣風。風力巨大,無人可擋,把黃霸連同另外一個牛人,一同掀了下來,一下子摔進了黑暗無光的牢底裏去了。
那是一陣龍卷風,刮起大風的人,是劉病已。事情是這樣的,劉病已剛當皇帝的第二年,就下了一道詔書,要求部長級以上高官及博士等人,為漢武大帝劉徹定廟號和廟樂。於是,漢朝文武百官就集中起來開會討論,一致同意通過劉病已的方案。沒想到,就在這時,有人牛人站起來,大聲吼道:我堅決反對!
你猜高喊反對的人是誰?竟然是長信少府夏侯勝。縱觀夏侯勝一生,有兩大特點:博古通今,建立大夏侯學,學術建樹頗多,此為一也;膽比天大,剛正不阿,不奉上,不欺下,九死不悔,此為二也。
夏侯勝反對聲音大,理由也是特別充足。他是這樣說的:武帝盡管開拓天下,平定蠻夷有功,但是軍隊死亡甚多,國家經濟險被拖垮,旱災蝗災,無力救災,饑民相食。好好一個國家,被搞得氣力全無,差點崩潰,直到現在,元氣還無法恢複。所以,武帝功少罪大,他根本就沒有資格享受廟號和廟樂。
大家都以為,給武帝定廟號和廟樂,那是自然而然的事。今天來開這個會,也就是走形式。也就是坐下來說說話,聊聊天,喝喝茶,舉舉手,然後拍拍屁股,退朝。現在,長信宮少府夏侯勝竟然跑出來高調反對,還真是沒事找抽,實在讓人莫名其妙。
夏侯勝有可能是腦袋出故障了,於是眾人好心提醒夏侯勝,你別隻喊反對,別忘了,這是皇帝下詔書布置下來的任務。夏侯勝卻仍然氣勢高昂地叫道:我知道是皇帝下的任務,那又怎麼樣。反正我有啥話就說啥話,絕不奉承上麵。就算皇帝怪罪下來,死了也不反悔。
見過不怕死的,但是沒人見過夏侯勝這樣蔑視皇權的。不管夏侯勝是炒作,想博一世英名,還是腦袋出問題,既然他想死,那就成全他吧。於是,丞相禦史倆人馬上起草彈劾書,要眾卿簽名,聯合彈劾夏侯勝。但是有一個人,卻堅持不參與彈劾。
那個人,就是丞相府秘書長(丞相長史)黃霸。
黃霸為啥不肯簽名?丞相府的人一聽,一下子就糊塗了。不要說丞相府,其他各部部長也覺得黃霸不可理喻。是的,別人不理解黃霸,是因為別人是庸人。還是讓黃霸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吧,他之所以力挺侯勝,原因有二:黃霸治世,向來以寬和為上,拒絕酷史作為,這是其一;夏侯勝孤獨發聲,道出黃霸良知欲望,有必要挺夏侯勝一回,這是其二。
當時的丞相,名喚蔡義。下屬不跟領導保持一致高度,的確讓人鬱悶。蔡義幹脆一不做,兩不休,連黃霸也列入彈劾名單。丞相府給夏侯勝定的罪名是:非議詔書,侮辱武帝,大逆不道。給黃霸是這樣定罪的:知情不報,包庇縱容。
丞相的彈劾書送上去,劉病已很快就做了批複。就這樣,黃霸和夏侯勝雙雙入獄。黃霸以為,既然進了監獄,就等死吧。於是,他等呀等,等了好久,竟然不見外麵有什麼動靜。監獄不說殺,也不說不殺,就這樣一直讓他們倆在監獄裏涼著。
黃霸在裏麵呆了好久,突然覺得監獄好無聊。於是有一天,他就向獄友夏侯勝說道:“咱們閑著也沒事幹,要不這樣,您能不能把研究《尚書》的心得和本領傳授給我呀。”
夏侯勝半閉著眼睛,搖搖頭。黃霸接著問道:“為什麼不肯教我?”
夏侯勝微微睜眼,歎息著說道:“咱們都快要死的人了,你學了又有什麼用?”
黃霸亦微微笑,說道:“孔夫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先生不會不收我為徒吧。”
這時,隻見夏侯勝睜大眼睛,久久地注視著黃霸。在此之前,彼此隻聞其名,少打交道。夏侯勝崇尚大道,蔑視一切權威,在這個世界上,他可能是最孤獨的鬥士。所以,他不明白黃霸為什麼挺他一把,被牽連入獄。不過,現在他明白了。
眼前的這個小年輕,與他一樣,有著敢於追求真理,捍衛道義而獻身的大無畏精神。突然之間,夏侯勝的心田湧出了一股溫暖的泉水,他決定收黃霸為徒,授他《尚書》。
三、漢朝製造,天下第一
黃霸在監獄呆了三年,學了兩年的《尚書》。第三年,劉病已特赦,兩位光榮出獄。倆人出獄後,劉病已首先給夏侯勝安排了一個工作。此個工作,特別適合夏侯勝那敢於放炮的個性,就叫諫大夫。黃霸的工作呢,劉病已一時還沒想好,是不是先讓他在家待業呢?
待業怎麼行呢。夏侯勝一看黃霸工作沒著想,一下子就急了。
都說,世上有兩種關係是比較鐵的,那就是,一起蹲過號子的,一起拜過把子的。黃霸與夏侯勝,三年鐵窗相對,又互為師徒,關係可謂鐵上加鐵呀。於是乎,獄友兼老師的夏侯勝,決定找人打點,替黃霸謀個工作。
在漢朝,國家選拔人才,基本靠推薦。等著推薦,不如主動是找人推薦。想找人,沒點門路是不行的。夏侯勝混跡長安,也不是一天兩天。要說他沒門路,基本沒人相信。果然,夏侯勝找了個熟人。這個熟人,時任北長安市長。夏侯勝這樣告訴他,麻煩你寫一封書到皇帝那裏,幫我推薦一下黃霸,說他有德有才,就是沒有工作。
打通別人的關係後,夏侯勝卷起腿來,親自跑宮裏一趟。然後,當麵向劉病已推薦黃霸。這時,劉病已終於鬆口了,終於肯給黃霸安排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