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卻無破招(1 / 2)

潘天剛一踏入“萬劍室”的石室,便看到九名身著青衣的人,呈“品”字形排開,看樣子每人約有六十歲左右,較之“百刀門”裏的老人歲數相差甚多。他此時注視著這些人,不由想起他們與死去的爹爹歲數一般大小,忽然鼻子一酸,差點流下淚來。片刻之後,這才慢慢平靜下來,又見那些人個個滿目精光,知道均是內力深厚,想到他們堪稱父輩,於是便上前恭敬的作了一個揖,然後朗聲說道:“各位前輩與先父年齡相妨,不想晚輩今日卻要與各位為敵,如果不是萬不得已,晚輩豈敢在各位前輩麵前放肆,還請各位前輩手下留情,點到即止,晚輩不勝感激。”

他此番話說的是至誠至性,說到一半,鼻子又是一酸,淚水便已流了下來。

那些青衣人似是石頭一般,並不為所動,仍是目不斜視緊盯著他,均都不語。

許久之後,終有一個嘴邊長著兩撇小胡子的人道:“小兄弟,我等受人所托,定會忠人之事,你此番前來,能站在我等麵前,想必劍法已然了得,不必過謙。”

潘天聽他竟喊自己小兄弟,連忙擺手說道:“前輩萬不可與在下稱兄道弟,晚輩姓潘,賤名一個“天”字,前輩有話,盡管直呼在下賤名,不必客氣,今日晚輩能看到各位前輩風姿,不由想起先父來,觸景深情,若有說錯之處,還請各位前輩不要見笑。”他言畢便又鞠了一個躬。

另一個個子稍高的人,見他如此彬彬有禮,先是點了點頭,接著又“哦”了一聲,臉上露出驚訝之色,隨即問道:“小兄弟姓潘,看年齡不過二十出頭,不知當今武林盟主潘擎蒼與你如何稱呼?”

潘天聽他提及先父,不由再次落淚,知道他與爹爹相識,不由對他有了幾絲親近之感,便也抱拳問道:“前輩,莫非認識先父?晚輩鬥膽,請教前輩大名?當不勝感激!”他說完之後,便對那人行了一禮,麵上顯得很是誠懇。

那人聽完不由看了一眼身邊的青衣人,臉上閃過一絲慟容,便也是稍縱即逝,似是有些吃驚道:“先父?莫非盟主已經……”他說到這裏,卻也不敢再往下想,神情已是很悲切,他身邊那個青衣人卻也麵現肅容。

潘天見他二人麵色悲切,越發相信他們與爹爹相識,知道他們不願以真名相示,便也不再強求,又見那長著胡子的青衣人手中所執長劍,劍尖微微朝上,卻又刻意向下輕壓,不由想起以前與華山四狂相鬥的時候,他們也曾用過此招,好似華山“四儀劍法”中的“有鳳來儀”,不由在心中尋思道:“江湖傳言清木道長創出”四儀劍法”,有抄襲昆侖派的“兩儀劍法”的嫌疑眼前位前輩的劍法頗似“四儀劍法”,不知他歸屬華山還是昆侖派?”他想到此,便也輕歎道:“先父早已在八年前便已仙逝了,今日晚輩能在鬥室之中得遇先父舊識,實屬萬分榮幸。晚輩早就聽聞華山昆侖正反兩儀劍法,天下無雙,兩儀化四象、四象生兩儀,其中招式變化可達八八六十四招,招招無懈可擊,倘若一路使來,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尤其是前輩手中這招“有鳳來儀”,更是精妙之致,令人折服,晚輩誠恐,鬥膽請問前輩師出華山還是昆侖?”他說完之後,便又行了一禮,不去看那人。

果然那長著兩瞥胡子的青衣人聽他說完後,臉上輕輕顫抖一下,仰天哈哈大笑兩聲道:“小兄弟不愧是盟主的後人,小小年紀便如此見多識廣,令老夫佩服,不敢有所隱瞞,老夫姓羅。”

“啊!”潘天聽後,不由驚的大叫一聲,脫口而出道:“前輩莫非是昆侖派兄弟掌門?晚輩失敬,還請勿怪。”他說完之後,便又連忙鞠了一躬,以示敬意。

那青衣人聽後,又是仰天大笑一聲,聲音之中滿是淒涼,許久才道:“想不到後輩之中還有人能識得老夫,隻可惜老夫如今已如喪家之犬一般,隻能躲在這間黑不隆冬的囚室裏孤老一生,什麼狗屁昆侖派掌門人,早在三十年前便已被魔教滅了,老夫這掌門早已名存實亡了,不提也罷,免得教後人笑話。”他一番話語很是滄喪不堪,似是瞬間蒼老了幾十歲。

潘天曾聞當年昆侖派掌門羅勇被娘親逼得走投無路,為了救全派上下數條人命這才投靠魔教的事。知道他昔日身為昆侖派的掌門人,江湖人無不賣其麵子,就連少林寺悟湖方丈都將其尊為座上賓,如今卻不想他竟落得如此地步,靠為人守關室度日,不由想到這一切均是娘親所為,心中愧疚之情頓生。剛想向羅勇謝罪,一抬頭卻看到剛才那高個子青衣男子右腳虛點在地,左手輕握劍柄,手中長劍劍尖直問青天,將周身要穴護的嚴實,不由尋思道:“適才提到爹爹,羅前輩曾看了一眼這老人,我見他手中劍法,很像華山派鬆山劍法中的“有客來兮”,莫非此人便是華山派掌門人洪波?原來他二人自魔教被滅之後,竟然一起流落到這荒島上,難怪近年來江湖上沒有他們一絲音訊。聽二娘講,他二人當年也曾是響當當的英雄好漢,雖然後來迫於娘親的壓力,投靠了魔教,可是卻也救了兩派數百條人命,可謂是宅心仁厚,不想今日能在此間遇到他們,一睹二人的神采,當真是萬幸,我今日切不要再將矛盾升級,定要化解了這場恩怨,平了他二人心中對娘親的怨氣方好。”他一念至此,便朝那高個子青衣人抱拳道:“前輩手中一招“有客來兮”,曾經敗盡無數江湖英雄,今日晚輩有幸得識洪前輩的鬆山劍法,當真是萬分榮幸,少刻還請前輩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