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耀武揚唯(2 / 2)

彭揚持長劍,見潘天竟攻自己下盤,不由臉上一紅,嬌喝一聲,劍走偏鋒,便朝潘天的肩膀肩井穴刺來。

華山四狂見潘天手執一根普通的樹枝便如此厲害,不由又想起那日在關家莊內當著眾人的麵被他擊敗的一幕來,便如仇人相見分外眼紅一般,再也不顧及什麼,四人頓時聯合起來,華山派的清木道長所創的四儀劍法之精華便已源源不斷使了出來,片刻間潘天已險象環生。

原來二十年前,華山派自創派以來,便分劍、氣兩宗,後來氣宗一脈被潘天的娘親莊夢蝶所滅,待魔教被鏟除之後,華山派劍宗一脈清木道長便又重建華山派,並廣收弟子,並劍、氣二宗合並,這才使得華山派重出江湖,饒是如此,因為那場災難,卻也大傷了華山派的元氣,是以這十幾年來,華山派在江湖上並沒有多大作為。後來清木道長為了快速將華山派光大門楣,便結合自身的反兩儀劍法,又自創了與昆侖派的正兩儀劍法相似的劍招,兩相結合起來演變成另外一種劍法,更將原來的八八六十四路劍法,縮減成三十六路劍法,使之更為精進,招式也更為毒辣。

清木道長一生自命清高,為了顯擺自己的本事,將這套劍法發揚光大,便又親自下山挑選了四名五歲左右,天全骨骼奇全,使合練武,資質聰慧的弟子,男女各兩名自幼年便勤加練習劍法,好讓他們長大之後,仗此劍法為重振華山派。

後來清木道長為了顯示華山派的與眾不同,便又劍這三十六路劍法取名為“四儀劍法,”卻又違返了常規,令江湖中人貽笑大方。

原來《易經》有記載:易有兩儀,始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所謂兩儀便指陰陽。男則表示剛陽,女則代表陰柔,配合使用,正好發揮了四儀劍法的最大威力。清木道長卻偏偏要有違常規,為了彰顯華山派比昆侖派強大,便非要弄出個四儀來,意思便是你昆侖派的隻有兩儀,兩儀隻能生四象,而四像隻有生八卦,而華山派劍法稱為四儀,自然便可生八像,而八像便又能生十八卦,怎麼會不比你們昆侖強呢?如果說來,當真是笑掉大牙。

偏偏清木道長又生性孤僻,聽不得別人勸,且好大喜功,為了盡顯華山派的威風,便又分別給四名練劍的弟子各取了一個新名子,老大名叫丁耀,老二叫趙武,老三叫彭揚,老四叫張唯,合起來便是“耀武揚威”之意,隻是那張唯是女孩子,若是用了“威風”的“威”,便似有些不男不男,這才在取名時用了“唯”字,卻也飽含了一個“唯我獨尊”之意,也難怪江湖人將他四人取個外號叫“華山四狂”,哪知他四人不僅不知道羞愧,而且還很高興,覺得很是麵子,卻也當真夠狂,最初江湖上確有許多人嘲笑,但自吃了華山四狂劍上的虧之後,便再也不敢多說什麼。

而昆侖派自被莊夢蝶滅門之後,便也元氣大傷,雖然派中僥幸未亡之人曆經艱難將門派再度支撐起來,可無奈一時找不出更多高手來與華山四狂較量。明知華山派清木道長是偷襲昆侖的兩儀劍法,卻也敢怒不敢言,這才造成當年武林識認為四儀儀劍法就是華山派的正宗劍法,而昆侖派的兩儀劍法卻是從華山派偷學的,如此顛倒黑白之事,在於江湖之上,卻也再正常不過,自古以來,便是強者為王,敗者為寇,千古循環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