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百戶應聲是。
這宣告可不是隻是對大周官府們,還是對侵入北地的金人,抓住或者弄死成國公唯一的兒子,對於金人來說,比攻占幾座城池要重要的多,他們甚至願意拿幾座城池來換。
到時候隻怕反而輪不到他們出手了。
放著好日子不過,那就去死吧。
陸雲旗催馬疾馳向皇城而去。
皇城裏皇帝一通砸罵後,喘著氣又開始垂淚。
“真是內憂外患,難道是上天在懲罰朕。”他說道。
滿朝官員再次俯身同悲。
“陛下,這件事要立刻通知成國公。”一直安靜無聲的黃誠忽的說道。
“朕當然要通知他。”皇帝惱火說道,“看看他養的好兒子。”
黃誠躬身施禮。
“還請陛下再次下令成國公調兵回防開封府。”他說道。
“不是剛發了詔令嗎?還沒走出多遠呢。”皇帝沒好氣的說道。
“如今情勢危急,多發幾道詔令,也可以顯示陛下對成國公的倚重。”黃誠說道,神情帶著幾分哀求,看上去可憐巴巴。
看到他這樣子,皇帝也覺得自己可憐巴巴。
什麼倚重,是哀求,是他在哀求祈求成國公快帶兵來救他。
皇帝身子微微發抖,他深吸幾口氣。
“再發一道怎麼夠。”他放緩聲音說道,“再發兩道,不,三道,不,十道。”
…………….
“陛下,此時萬萬不能詔令成國公回開封府。”
大殿裏寧炎的聲音響亮而堅持。
這句話他已經說了好幾天了。
但詔令還是按照皇帝的吩咐,分隔一天一封的發向北地成國公,今日是第十道詔令待行。
皇帝發的已經麻木了,聽得也麻木了。
“難道就看著開德府生靈塗炭?”他說道。
“陛下,各地的援軍就要趕到了,沒有必要讓成國公那麼遠跋涉奔來,成國公地位重要,北地戰事正緊,一旦他動,那整個北地都要動亂,入侵開德府的畢竟少數,如果北地失守,那幾萬金賊就要湧入。。。”寧炎急聲說道。
皇帝幹脆的打斷他。
“朕信任成國公。”他說道,“朕相信他能做好這件事。”
朕信他還忠君敬上。
皇帝的手握著扶手攥起。
寧炎還要說什麼,門外傳來一聲急報。
“陛下,成國公奏請不回防。”
皇帝的眼一凝。
不,回防。
大殿裏頓時一片凝滯。
但急報的聲音還沒完,有太監再從外邊奔來高舉著一封急報。
“陛下,成國公奏請不回防。”
一聲接一聲的成國公的奏請從殿外疾奔而來,就回應著一封接一封發出的詔令。
九封詔令,九封拒奏。
坐在龍椅上的皇帝麵色鐵青。
“陛下,臣請治成國公朱山大逆不道之罪。”黃誠站起來,再沒有以前的顫巍巍,大聲說道。
更多的大臣也隨之站出來。
“陛下,臣請治成國公朱山貪功之罪。”
“陛下,成國公狂妄。”
“陛下,成國公有恃無恐,驕縱無禮。”
一聲聲的彈劾在大殿裏此起彼伏。
原本要反駁的寧炎的聲音被淹沒。
有恃無恐?這是提醒皇帝成國公世子已經離開京城,不再被質押吧。
真是一件事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看法,寧雲釗抬頭看著義憤填膺捶胸頓足的大臣們。
成國公世子逃了,他們便看到成國公有恃無恐,怎麼就看不到成國公世子逃向北地,罪令隨之通告遍地,他所處的境地多麼危險。
其實這個時候最為一個父親,成國公率兵回防才是最應該做的。
就算不為了黎民百姓,不為了江山社稷,為了自己的兒子,是最簡單最應該的事。
他回防,既遵照了皇帝的命令,又能解救身處險地的兒子,這才是一舉兩得聰明行為。
但他沒有,他看不到自己的兒子身處險地,他隻看到如果他回防會引發北地大亂,會害了北地的黎民百姓,會毀了江山社稷。
成國公這一封封拒領命遵詔,看起來是違背聖意抗旨,其實他是在拒絕一個父親該做的事。
“當個英雄,不容易啊。”寧雲釗喃喃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