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preface
人的差異在於業餘時間。隻要知道一個青年怎樣度過他的業餘時間,就知道這個青年的前程怎樣。
—著名科學家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先有哈佛,後有美國”,哈佛被譽為美國政府的思想庫,曾先後培養出8位總統,40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被稱為“美國讀書最多的總統之一”的貝拉克·奧巴馬,多次蟬聯世界首富的比爾·蓋茨,Facebook的創始人、最年輕的億萬富豪馬克·紮克伯格,掀起NBA華人旋風的林書豪……這些曾令全世界矚目的人物均出自哈佛。
觀察這些哈佛精英的學生時代,你會發現,課堂之外的努力是他們成功的關鍵。
奧巴馬在進入哈佛大學之前,曾在芝加哥做過三年義工,協助當地教堂為窮困的居民舉辦職業培訓,幫助失業工人安頓生計。這三年的義工經曆,充分鍛煉了奧巴馬的動員和組織能力,回顧這段經曆,奧巴馬稱“那是我曾受到的最好訓練”。
比爾·蓋茨的成功,也和他課外打工的經曆有關。早在高中時期,蓋茨就創建了湖濱學校編程社,為太平洋西北地區的公司編寫計算機代碼。在哈佛上學期間,他主動向一個公司打電話推銷自己設計的軟件,正是這個小小的課外項目,導致了他學生生涯的結束,也因此開啟了他創立微軟的不平凡旅程。
馬克·紮克伯格離校創業也是受了比爾·蓋茨的影響。在哈佛的一次計算機課上,比爾·蓋茨建議學生們利用課餘時間從事某個項目,他的話啟發了紮克伯格。紮克伯格利用課餘時間創建了社交網站Facebook,一經推出便橫掃哈佛校園。隨著Facebook的影響越來越大,紮克伯格從哈佛大學退學,致力於Facebook網站開發。短短幾年時間,Facebook成為美國繼微軟、穀歌之後的第三大互聯網公司。
林書豪在進入哈佛之前,曾兩度被加利福尼亞洛杉磯分校、斯坦福大學兩所籃球名校拒絕。他還先後上過尼克斯球隊、金州勇士隊、火箭隊的裁員名單。但他並沒有放棄,依靠對夢想的堅持,他成為哈佛大學第一個進入NBA打球的學生。
約翰·肯尼迪受家族影響,從小就樹立了從政的理想。在哈佛大學求學期間,他把自己的理想同課外實踐緊密結合起來。他曾兩度到歐洲訪問,探尋羅斯福新政下美國和歐洲的發展情況。與此同時,他還利用暑假時間在美國大使館工作。這些都為他日後就任總統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
哈佛精英的成長經曆告訴我們,課堂之外的曆練對於一個人的成功非常重要。哈佛畢業生王可在談到哈佛的課外生活時說:“如果您去問哈佛任何一位本科學生,他都會告訴您,他們在課堂之外學到了更多,這正是哈佛與眾不同之處。”“哈佛的傑出在於—我們學生如何作為領袖、社會改造者、新聞人、社區誌願服務者成長和成熟起來,都是在‘課堂之外’實現的。”
在西班牙留學的中國學生遲震,曾在網上曬過一組照片。照片上是就讀於塞利維亞大學一年級的學生安娜瑪利亞(音譯,西班牙籍)和維羅妮卡(音譯,德國籍)。通過照片,我們可以看出,在照片右側的女孩維羅妮卡正坐在書桌前認真地學習,而與她一牆之隔的安娜瑪利亞,側身背對著鏡頭,似乎也在看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