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學會討人喜歡的說話方式,是一件既容易又很不容易的事。說容易,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會說話,都知道說話要讓人聽起來歡喜,也都在傳達自己的想法;說不容易,是因為人的心理很難把握。正像人們常說的:“一個人不會說話,那是因為他不知道對方需要聽什麼樣的話。”假如你能像一個偵察兵一樣看透對方的心理活動,就能發揮出語言的巨大力量。

假設你想請上司同意推遲工作期限。如果你直接說:“請推遲截止時間”,肯定會被上司毫不留情地拒絕。上司會說:“給你的時間已經夠多了,為什麼要推遲?”

這個時候你首先應該認真地對上司說:“我有件事情想和您談。”這樣會給上司一個信號:這可能是件麻煩的事情。

然後你再說:“領導,我想把工作做得更好,能不能多給我一點時間呢?”聽到這句話,上司會鬆一口氣,想:原來是這件事啊。這樣做,就能順利地從上司那兒得到批準。

明明是一樣的請求,結果卻因為表達方式的不同而得到不同的結果。另外,我們在生活中,一定還有過這樣的體會,明明內心很有感,但說出來的話卻讓人很無感。

我們大多數人每天花費50%~75%的工作時間,以麵對麵的形式、打電話的形式、網絡或書麵的形式進行溝通,而在溝通中80%是以說話的形式進行的。那麼,說什麼及怎樣說讓人高興,是我們溝通成功的關鍵。

為了幫助更多在表達上有困難的朋友,作者總結出一些常用的表達公式,如成功引導話題的“話題公式”;說服客戶最管用的“效益公式”;讓表達更有重點的“骨幹公式”,以及在任何場合都適用的“場合公式”等。每個公式中都設置了一些應用場景,幫助讀者快速領會公式並加以應用,參照書中的案例與說明,將這些方法融會貫通。

看完了要用心想,用心想完了要努力練,努力練習後定會擁有令人羨慕的表達能力。說話要討人喜歡,要因時、因地、因人、因事。掌握在錯綜複雜的說話情境中討人喜歡的秘訣,就是把握住了贏得更多機遇、獲得更大利益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