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後記.天帝會帝舜於九嶷山,黃龍治水不利遭(1 / 2)

天帝回天庭,示意眾神不必追究冤氣變化之事,同時也並沒有收回風後大鴻等人的管理天界事宜的權力,決定一切依舊後,便就此消失於天界,眾神尋遍三界,依舊無果。而人間,淮水赤尻馬猴之亂亦得平息。大禹在得天界眾神幫助之下,治洪效果明顯。後經十三年,禹三過家門而不入,在其忘我的投入之中,終於戰勝了大洪水。由此禹的聲名開始達顯於天下,深得人民擁戴。

話說帝舜年已老,攜娥皇、女英二妃巡視南方,以觀其治下之天下。時巡至洞庭,偶感當初洪水滔天,四凶危害天下,民不聊生之光景,便與今四海升平,萬物榮生之景相比較起來,雖覺此生之不易,卻也感此生豪情非常。然正在帝舜心中感慨萬千,欲對娥皇、女英說話之時,天空卻驟然暗淡下來,風雷大作,雖無陰風陣陣,卻也霸道無比。舜大怒,抬手指天,言道:“朕在此,何人?欲何為?速來。”

“不愧是一代人間聖君!不但鎮靜非常,膽氣亦是非常!是朕來找你,孤乃上界之天帝俊,欲請你往九嶷山一敘,可否?”沒想到來人竟然是天帝。

“有何不可,不過先等一下,朕和兩位賢妃說一聲。”帝舜對著空中漸漸出現的那抹身影道。

“不必了,我們現在就走。”天帝不知為何,見帝舜答應之後,竟然立即施為,以強盜行徑,強行將帝舜擄走。而娥皇、女英也隻聞聽帝舜怒吼“你——”後,便已然不見了帝舜的蹤影。

卻說娥皇、女英突然不見了帝舜,遍喊無音,心中惶恐莫名。然在此前曾聞聽那個聲音似提起過九嶷山,因此便匆忙趕至九嶷山,可是當她們趕至九嶷山時,卻並沒有發覺帝舜的蹤影。由是,她們想起與帝舜在一起的幸福時日,不覺悲從中來,便複又一路淒切流淚繼續尋找帝舜。一天,不覺間尋至湘江,娥皇、女英由於長久以來始終沒有獲得任何一點有關於帝舜的音訊,加之帝舜最後的那聲怒喊,心中開始猜測帝舜或已經遇害。時見湘江水流,滾滾不知何方,覺得此生已無意,便一同投了湘江,以期追隨帝舜於黃泉。不過她們一路尋找所灑下的眼淚,卻是由於蘊含了對帝舜的無限思念,吸收了大量天地間的靈氣,成長為一種渾身帶有點點淚痕的竹子,世人稱其為涕竹。也正是因為涕竹吸收了天地間的靈氣,有的民族亦用此竹進行一定的加工處理,以作為治療外傷的良藥。

而對於於帝舜的突然失蹤,人間亦是非常不安,但國不可一日無君,無奈之下,人們遵從帝舜的選擇,推舉威德蓋寰宇的治水功臣大禹作為帝舜的接任者,由此華夏便進入了大禹時代。後來,大禹的兒子啟將其父大禹的選定的繼任者益趕下台,自己取而代之。從此以後中國進入了“家天下”時期,而禹的父親鯀則漸漸名顯後世。此間,卻另有一故事,話說啟某日與大臣商量國事之後,因身子困乏,便於大殿中寐了一會兒。期間,做了一個怪夢,他夢見一條黃龍盤恒於大殿旁,對他欲言又止。在夢中,啟覺得有些奇怪,便問其實否有話要對他說。然而黃龍卻飛向高空,對著他說道:“我乃你祖父,名鯀,因時間緊迫,有一事囑托於你,汝為天下帝王,當可下令今後酒著、器鼎等須刻饕餮紋,切記,切記!”而後飛入高空不見。後啟醒來,覺此事奇異非常,然又不便與大臣商議,便獨自決定詔告天下,要求天下酒杯等器物需可饕餮紋,所借用的緣由竟是:彰顯貴族威儀。

然鯀化身黃龍,被天帝放出以助人間治水之後又如何了呢?由於淮水赤尻馬猴興風作浪,便前往遊說,誰知卻被赤尻馬猴影響,反而回去勸說眾人不要討伐赤尻馬猴,惹得眾神極為不快。而大禹由於並不知道黃龍就是其父鯀,對黃龍的行為亦是非常不滿。有一天,聞得皋陶征四凶獸凱旋而歸,黃龍對天大哭三夜。而就在這三日中,赤尻馬猴不知為何,竟然束手待縛,被眾神擊殺於淮水。聞得此訊,想起從皋陶那邊傳來的一句話:“世間事,神間事,神嬉,人死,神怒,人死。你救人,你死,他救人,他死,救人,誰能不死?”突然覺得其應當伴饕餮等一同歸去,是以在後來的治水中,黃龍故意觸犯大禹定下的律條,由於其既不屬於神明,又不屬於人類,因此被判妖斬之刑,死於斬妖台上,一縷龍魂也不知歸往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