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按程副書記的意思,想請李省長在永昌市聽一個下午的工作彙報,但李省長的行程安排很緊張,便美歐停留,直接去了永昌縣。進的永昌縣地界,見到車輪下是新近鋪就的平穩寬敞的柏油馬路,李省長說這樣的偏遠地帶還有這樣好的公路,有點出乎意料。
程副書記就指著隨行的尤長城說道:“是曾局長的功勞。”
李省長就表揚了財政廳,說這就是實踐三個代表的具體行動。車窗外的不毛之地一下子就換成了青山綠水,前麵麵的警車也就漸漸地慢了起來。
這是郭雨聲的主意,李省長在永昌生活了好幾年,此次故地重遊,他一定想仔細瞧瞧這舊時的山,舊時的水。果然,李省長開了車窗,對著滿目的千山綠草讚不絕口起來,四十年前的往事點點滴滴的湧上了他的心頭。
車隊到了縣城邊上,少先隊員們正舉著小彩旗,喊著:“歡迎歡迎,熱烈歡迎,”的口號,站立在馬路的兩旁。縣裏各單位,各部門,幹部職工,還有縣城居民,平時那裏看得到省長這麼大的官,而且這個省長還在永昌生活過好幾年。
好不容易故地重遊,抵達縣城,還不傾巢而出,把整個街道擁擠的水泄不通,他們都要一堵李省長的風采。李省長感動不已,心裏想道,養育過自己的山水和人民,對自己有真是感情啊。他也是一時興起,幹脆鑽出車子,邊走邊向大家招手致意,不時地跟旁邊的群眾握手。
頓時,就變得群情激昂,掌聲雷動。大家紛紛向著李省長蜂擁過來。前麵的路堵得嚴嚴實實的,還得維持秩序的警察們費了好大的勁,才給李省長扒開了一條人縫。別看李森華已經做了省長。
此前,做到副省長和副書記,但他並沒有什麼過硬的靠山,純碎是憑著自己的工作和機遇一步一步熬上來的,官做得並不十分得意。本來這次省委班子換屆,最初他是省*書記的唯一人選,可道最後卻隻做了省長。
看上去省長和省*書記行政級別一樣,省長卻是副書記,得歸省*書記的領導。就是跟黨群書記比較起來,省長也強不到哪裏去。從黨群書記道省長也是進步不假,然後,黨群書記掌握著全省官員頭上的烏紗帽,省長的職能卻主要是抓經濟建設。
因此,在下麵把烏紗帽當成唯一追求的官員那裏,李森華的分量反而沒有以前的重了。再到外地去視察檢查,人家表麵上排場不小,內地裏卻是少了真誠,哪像今天的歡呼和掌聲,一點也不摻假。李省長一時情不自禁,暗自感慨不已。好不容易到了縣委招待所前,李省長合掌向群眾作完揖,這才在警察們的護衛下進了大門。
此刻,自始至終緊貼著李省長的程副書記,和郭雨聲一時提心吊膽的,生怕生出什麼意外來。知道這時,聽得身後的大門“砰”的一聲,重重的關上了,再把李省長請進一個月前,就已經特意裝修好的豪華大套間,這才總算鬆下一口氣來。稍事休整,便到了吃中飯的時候。席上,郭雨聲拿出此次視察的日程表請李省長過目。
李省長對視察永昌一中和生態效益示範試點區沒有異議,隻提出把下午聽彙報的議程去掉。
然後,李省長說道:“那次你和小錢道省裏時,不是已經想我彙報過了嗎?這次,我主要是去看看 的,看完了再交換意見。”
“那些無是不是要到紫竹村去走一遭?”郭雨聲問道。
李省長正是要到紫竹村去,那是他家下放勞動改造的地方。他對郭雨聲道破自己的意圖,有些吃驚的道:“你怎麼知道我就會去紫竹村?”
郭雨聲早就預料道李省長是不會忘記那個紫竹村的,事先已經到啊村上去走了一遭。隻是沒有得到李省長本人的話,所以,就沒有寫到日程表上去。
現在李省長這麼一問,郭雨聲就隻好說道:“我早就知道李省長在紫竹村生活過多年,對那裏有感情。”
“原來你一直在掏我的家底。”李省長說道。李省長一說完,眾人就都笑了起來。
飯後,李省長把程副書記叫道自己身邊,說道:“市裏方麵,就你留下來,別的市領導和部門同誌都回去吧。大家工作忙。”
“李省長,您好不容易下來一趟,大家都想跟你學習學習深*群眾,開展基層調研的工作方法。”程副書記說道。
“這有什麼好學習的?我到永昌來,等於回家一樣,用不著那麼多人陪同,何況,多一個人,就給縣裏多一份負擔。永昌縣還不太富俗啊?”李省長說道。
李省長把話說道這一步了,程副書記也就不好再堅持了,值得把市裏的領導和有關部門的同誌都支走了,留下自己跟縣裏的同誌們一起陪同著李省長。午休過後,就出發到紫竹村去了。
李省長不想張揚,省裏各部門的人一個都不帶,就他的秘書和依偎隨性記者。另外就是生副書記和郭雨聲。紫竹村離縣城雖然隻有十公裏左右的路程,但要走一段鄉級公路,所以,郭雨聲特地讓縣政府安排了一輛底盤較高的豪華中巴。
臨上車前,曾長城和錢興祥前來送行。
李省長考慮到曾長城和他家蘇副局長的關係,而錢興祥合適曾長城和郭雨聲的同學,就對郭雨聲說道:“把這兩個也帶上,我們可是老朋友了。”
上車後才坐穩,李省長編隊前滿的司機說道:“今天由我指揮你。我叫你怎麼走,你就怎麼走。”
“行啊,聽領導的。”那司機說道。
“四十年了,李省長,您還記得方向?”程副書記他們也就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