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章:江上煙波離別曲 亭中淚眼雨霖鈴(1 / 1)

惱人的秋蟬不停地嘶鳴著,聲音淒厲而慘切,因為過不了多久、它們就將進入到下一個輪回。此時雖已經是雨霽天晴、但卻沒有絲毫的暖意,秋風肆虐著、不斷地吹拂起那些落葉飛花、在空中繾綣盤旋。江麵上層層的煙波、伴著滔滔翻滾的江水,仿佛是離人的眼淚,正無語流淌東逝。這樣的天氣、這樣的景況,更增添了幾許淒清和惆悵。

柳三變與穆修本來打算一早就啟程赴京,然而、天公卻不作美,這場雨從昨夜開始,一直下到傍晚時分、方告停歇。

戚婉怡幫柳三變準備了許多幹糧,還有兩套禦寒的衣衫,在渡口的長亭中,執手相看淚眼,久久都未言語。她好舍不得柳三變離開,但是、她知道柳三變的離開已成定局,這次的科考他是一定會參加的,因為這是曆史記載中事,所以戚婉怡明白、自己是無法改變曆史的。

戚婉怡默默地又從隨身帶的行囊中拿出一壺好酒、和幾樣精致的鹵菜,在長亭的石桌上擺好,柳三變與穆修也隨之坐下,三人都悶聲不語,隻顧低頭飲酒。

此時此際,大家的心情都是可想而知。分離在即、相會日遙,一對璧人的心緒都是悵然若失的,而穆修身處他們之間,也最能感受到他們的這種離愁別緒。

為了打破這種沉悶的氣氛,穆修開口道:“柳兄、婉怡姑娘,你們也不要太過於離愁傷懷了,赴京科考、來回也就區區月餘時日,等科考結束、你們不就可以再見了嘛。柳兄也可先回臨安,在這裏等放榜日期也是一樣的。現在、既然有美酒當前、佳人相伴,當然要有佳詞相襯了,柳兄不妨吟誦一闋如何?”

柳三變聽聞穆修這番勸慰,雖知道穆修是一番好意,但卻還是控製不了自己的傷懷別緒。一口幹盡杯中佳釀,凝視著愁容滿麵的戚婉怡,沉思了片刻後,起身低沉地吟誦道:

寒蟬淒切。

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

念去去、千裏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雨霖鈴——柳永)

戚婉怡聽柳三變吟完這闋《雨霖鈴》之後,心裏分外難受。她不知道曆史上、柳三變填這闋詞是在什麼時候,難道他的這闋《雨霖鈴》就是專門為我而作的?

她在心裏暗忖道:“柳永啊,柳永,你可知道這闋《雨霖鈴》會流傳千古嗎?你可知道它是我的至愛嗎?我在我的那個時代,就是讀了這首《雨霖鈴》,而一發不可收拾的迷戀上了你。”

“婉怡,這裏風大,你快回去吧!”柳三變心疼地看著淚流滿麵的佳人,柔聲說道。

戚婉怡幽幽看著柳三變的眼睛,說道:“沒事,我要看著你走,現在回去、我的心情無法平靜。”

柳三變也顧不得許多了,一把將自己的心上人攬入懷中,緊緊地擁抱著。

穆修知趣地掉過頭去,輕歎了一聲、邁著沉重的步伐、懷著同情的心緒,先行上了船去。留下柳三變戚婉怡二人,在夕陽映照下的長亭內,相擁而泣。

時間在慢慢地流逝,船家已經等得不耐煩了,因為再不開船、時間又要耽擱了。這些在風浪裏討生活的人,最怕氣候變幻無常,如果總是刮風下雨的話,他們的生計就會受到影響,所以、他們隻會考慮自己的情形,哪裏會懂得揣摩離人的心思。

戚婉怡聽到船家的催促聲後,輕聲說道:“柳永,你快走吧!船家已經等不及了。”

“我還想再看看你,再擁著你,如果不是趕著去參加應試,我真舍不得離開你啊!”柳三變悵然地說道。

“男子漢大丈夫,當以功名為重,豈可為兒女私情所羈絆?你快去吧,我在臨安等著你回來,隻要你心裏想著我、念著我就夠了。”戚婉怡忍痛說著。

柳三變點點頭,又深情地凝視了戚婉怡片刻,仿佛要將戚婉怡的容顏牢牢印在心中。然後、說了一句:“那我走了,你要保重,等著我回來!”說完、頭也不回的轉身離去。

他不敢回頭,他怕看到戚婉怡留戀不舍、淚流滿麵的樣子,他也怕控製不了自己,怕自己邁不動腳步。

送君千裏、終有一別,船漸漸行遠了,站在船頭的柳三變,也變成了一個模糊的白影。而戚婉怡還是站在長亭中、癡癡地望著......

有詩為證:

淒切寒蟬不忍聽,煙波藹藹雨霖鈴。

愁腸別緒千行淚,化作杯中酌晚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