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情“軟綿綿”(1 / 3)

熱情“軟綿綿”

經過2小時飛行,2012年9月22日夜裏11點鍾飛機抵達克拉克國際機場。這個克拉克機場很特別,雖然很多航空公司都把它劃為馬尼拉(菲律賓首都)的一個機場,但實際上兩地相距將近一百公裏,根本不是一個地方。

克拉克以前是美軍基地,現在是經濟特區,因為這裏的機場成本較低,很多廉價航空的飛機都在這裏起降。

我第二天中午12點05分轉機飛去公主港(巴拉望島的首府),原打算在機場將就一夜,但克拉克機場的條件根本沒法睡,我隻好忍痛在網上預訂了一間最便宜的酒店,大概人民幣80塊錢一晚,位於離機場最近的天使城(Angeles City)。

克拉克機場的破舊簡陋果然名不虛傳,說它像長途客運站真有點兒抬舉它,那得看是什麼地方的長途客運站,如果是中國城市裏的長途客運站它可比不了,頂多跟我們縣的差不多。

菲律賓海關倒是很規矩,沒有索賄現象,順利地蓋章過關。機場的彙率還不錯,我換了100美元的比索(菲律賓貨幣)。

剛走出機場,一大群人圍上來問我要不要車,絕大多數是的士,要價350比索(50多元人民幣),隻有短短3公裏路程,太黑了,我果斷拒絕,想去找找吉普尼(Jeepney),那是菲律賓最常用的大眾交通工具,由當初美國大兵遺留下來的吉普車改裝而成,是菲律賓最具特色的公共交通工具。

我沿著出口通道往前走了十幾米,果然發現一輛吉普尼,車上一個人也沒有,也沒看到司機,不知道是什麼情況,我又折回出口處,想找幾個同伴,人多力量大嘛!

“哎哎哎,你們是中國人嗎?”看見一對長得像中國人的情侶,我主動上前搭腔。他倆似乎被我魯莽的舉動嚇到了,女孩沒吭聲,男孩打量我一番。

“是啊。”男孩回答,濃重的廣東口音,帶著些許防備。

“你們要去天使城嗎?我們一起去坐吉普尼吧?”現在想想,這話確實讓人摸不著頭腦,又不是搭的士,為什麼要約陌生人一起?

“多少錢?”男孩警覺地問我。

天啊!他不會把我當掮客了吧?

“不知道,我們一起過去問問看吧!”我趕緊自圓其說,但越圓越感覺不靠譜。

“要不我們再去找找的士吧?”女孩怯怯地對男孩說道,她的普通話比較標準。

小兩口去找的士,又隻剩我一個人了。我這是怎麼了?怎麼連找人問車的勇氣都沒有了?這可不像一個“老驢”的做派啊!

我繞回到吉普尼旁,有幾個當地人坐到了車裏,仍未見司機,我就先爬上車再說。吉普尼的車廂後部是乘客區,兩排座椅,大家麵對麵坐著,感覺還挺溫馨,就是車頂太矮,我這一米八幾的個子坐進去,連腰都伸不直。

為了防止旅行時被宰,我有一個小訣竅,就是不直接找老板問價,先向當地人打聽,做好心中有數。

“你好。”我對麵坐著一對母子,麵相有點兒凶,尤其在這昏暗的車廂內,更顯得不友好,加之朋友們一直都向我灌輸菲律賓人不喜歡中國人的思想,難免令人心生膽怯。我躊躇了一會兒,又觀察其他人,覺得還是這母子倆比較安全,便鼓足勇氣打了招呼:“請問,我去天使城要多少錢?”

“50比索。”“母親”簡短地回答道——50比索相當於7塊多人民幣。

“50?還是15?”我反問,50和15的英語發音很接近,我之前查過吉普尼的車費通常在10到12比索之間,50比索還是有點兒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