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 / 3)

第1章

一、靜海方言詞彙

A

挨板兒——①依次。②近乎情理。“你說這話還算挨板兒。”

挨憋的——挨槍斃的。

挨呲兒——受斥責、被批評。“他不挨呲兒不舒服。”

挨號兒——按照順序排隊。

挨呼——主動接近。套近乎。

挨捋——被批評。

挨磨 讀ái mo——①等待。②忍耐。“咱先挨磨著吧!”

挨排兒——依次、輪流。“你挨排兒檢查一遍。”

挨門子——主人剛出門,就被盯了很久的賊進屋偷了東西。

挨千刀的——憎恨、罵人。

愛不怎麼著去——聽之任之。

愛人兒——孩子招人喜歡。

愛小——喜歡占小便宜。

安 讀三聲——①手工把種子放進土地。②強加於人。“你就把這事安他頭上。”

熬出頭兒——①擺脫困境。②久病不愈而去世。

熬分 讀āo fen——化膿、感染。

熬頭 讀āo tou——不忌口,凡能吃的食物都吃。

熬頭兒 讀áo tour——希望。“他孩子大學一畢業就上班了,總算有了熬頭兒。”

熬心 讀āo xin——惡心、作嘔。

熬鷹——①訓練獵鷹。②夜間工作。③整夜不睡。

鏊子 讀ào zi——鐵製,一種砸紙錢的工具。

淖 讀ào——糖或味精等佐料過量致使菜難吃。也說“淖不丁”。

醃臢 讀ā zɑ——①不幹淨。“瞧你臉上這麼多灰,真醃臢人。”②別扭、不幸。“你別給我添醃臢。”也說nā zɑ。

B

八打兒——接近完成。

八萬——人長得醜陋。因紙牌“八萬”中的人物醜而引申。也說“醜八萬”。

八下了——各處。很多地方。“他八下了打聽,也沒有孩子的下落。”

巴巴結結——生活拮據。“老李這一輩子就是巴巴結結過來的。”

巴縫兒——物品接口處出現縫隙。

巴結 “結”讀jī——①培養。“你爹巴結你們哥仨都上了大學,不容易啊!”②攀附、拍馬。“這小子就愛巴結當官兒的。”

巴掌——手。

巴掌大——空間很小。

巴蟑子——棗樹上的一種毛蟲,其毛能刺痛人。

扒察 “察”讀輕聲——窺視、窺探。“別扒察了,我們看見你了。”

扒呲——說人短處。

扒灰——公公與兒媳通奸。

扒——說瞧不起人的話。“他總扒別人窮。”

扒頭兒——把頭貼近去看。

粑拉兒——以玉米、高粱等粗糧麵為主要原料,榆樹錢兒或蘿卜等菜類為輔料,加入少量水拌和蒸製的食品。也說“粑拉子”。

拔——將食物放在水中浸泡。“把鹹菜放水裏拔一下就不太鹹了。”

拔裂兒——開裂。“這兩天真冷,我的手凍得拔裂兒了。”

拔撞——打抱不平。“這虧咱不能吃,哥替你拔撞!”

跋 讀bà——①泥濘。“那胡同太跋了。”②腳踩了泥水。

跋蹅 “蹅”讀輕聲——在泥濘道路上行走。

跋紮 讀bà zɑ——嬰兒、老人走路不穩。“這孩子會跋紮啦?”“這麼大年紀,跋紮到這兒真不容易啊!”

把 讀bǎ——次、回。“甭管行不行,咱來把試試。”

把兒 讀bàr——①器物上便於手拿的部分。②果實的柄。

把兒 讀bǎr——把物品紮在一起的捆子。“來一把兒大蔥。”

把家虎兒——①善於理財持家的人。②該花的錢不想花,吝嗇(貶義)。

把屎——把著小孩兒解大便。

把勢 “勢”讀輕聲——①駕馭畜力車的人。②練武的人。③精於某種技術的人。也說“把式”。

把抓把撓兒——勤勞、能幹,手不閑著。

瓜——由糞便中的瓜籽自然生長結出的瓜。

活兒——工作質量低。

手兒——笨拙,幹什麼事都不利落。

字兒——拙劣的手寫文字。

罷了 “了”重讀——對他人的言行無奈而感歎。“罷了,算你能耐!”

活 讀bāi huo——①撫育孩子。②豢養動物。

掰餑餑嘎子——過分計較。“他做事像孩子一樣,就愛掰餑餑嘎子。”

掰不開瓣兒——笨、算不清。“八個西瓜倆人分他都掰不開瓣兒,傻小子一個!”

掰了——雙方斷絕了關係。

掰麵皮——翻臉。

掰生——①改變原來的。“本來挺好的事,你這一鬧不顯得掰生嗎?”②破壞他人之間的感情。③家庭成員之間或朋友不合。

白道兒——正大光明的行為方式。相對於“黑道兒”。

白得——不費智、力而得到。

白給——①無條件送人。②不是對手。“跟我較勁兒,你白給!”

白話 “話”讀輕聲——信口開河,誇誇其談。“那人說話沒準兒,別聽他瞎白話。”

白淨子 “淨子”二字讀輕聲——皮膚白皙的人。

白臉子 “臉子”二字讀輕聲——害羞,靦腆,不願在人前說話的人。“別逗他,那孩子是個白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