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草廬求見(1 / 2)

八月的關中大地正感受這餘夏時節的火熱,傍晚的太陽深深地窩在雲層裏,融化了周圍的雲,金色的陽光穿過雲層,斑駁在山間小徑上,山間的麻雀在林間穿梭,悠閑地享受著這寧謐的密林之夏。

“駕——”一聲粗獷的聲音讓麻雀不顧太陽的餘威,撲騰著翅膀紛紛逃得遠遠的。隻見原本並不寬敞的林間小道上,遠遠的馳來三匹馬,一位身著黑衣的絡腮胡子側著身子對同行的曬得滿臉通紅的年輕人說道:“哈哈哈,幽經老弟,你還好麼?我看你的臉比新娘子的紅蓋頭還要紅啊”。

為首的中年男子回頭看了一眼明顯支撐不住的年輕人,輕勒韁繩說道:“幽經,我們到前麵那顆酸棗樹下歇一歇吧,跑了一天了,水都沒喝一口,也該歇歇了”。

這位叫幽經的年輕人原本都要趴在馬上了,聽聞此話,強打精神挺直腰杆,微微喘著氣對剛剛表示關心的中年男子笑道:“謝大王關心,此地已接近翠竹山了,等見到了王先生再歇息不遲”。旁邊身著黑衣的絡腮胡子也說:“大王,幽經此言有理,此次已是第三次拜訪王先生了,如若此番錯過了,我等豈不又是白跑,還是先到翠竹山翠竹苑見到王先生為好”。

領頭的中年男子卷起描金八寶袖,擦了擦額頭的汗,眯著眼睛抬頭看了看日益西沉的太陽,略帶擔憂的說道:“兩位愛卿言之有理,此番已是三顧草廬,還不知道能不能見到王先生,唉”。

“大王不必擔憂”,剛才還精疲力盡的白衣青年此時卻充滿活力:“昔日劉玄德無立錐之地,三顧茅廬得諸葛孔明,遂擁益州沃野,而成王霸之業。今大王坐擁關中之地,三顧翠竹苑,得王先生焉能不得天下?這天下多跑幾次便可得來,旦跑無妨!”。

“哈哈哈,好一個陸幽經,好一張伶牙俐齒,本王就是欣賞你這一點,對這樣的馬屁倒很是受用啊!”君臣三人關係相當融洽,在沒有外人在的情況下,說起話來都是大言不慚。

“大王,其實幽經說三顧茅廬是想自比關雲長,你看他那張臉,喲喲,都紅到脖子上去了,哈哈哈”。

“仆懷將軍,說你是猛張飛,你原來還不肯承認,你那獅子吼加上一身黑衣,在戰場上怒目圓瞪的樣子,張飛在世也不過如此吧”。

“是啊,”被稱作大王的人也打趣道:“關中小兒,聞仆懷之名不敢夜啼啊!哈哈”。

“大王又取笑我了”。

“誒,仆懷將軍過謙了”,陸幽經發自內心地說:“將軍身經百戰,無一敗績,實乃我大秦第一名將,渭橋一戰喝退前趙五萬大軍,聞將軍之名不敢夜啼的豈止關中小兒!”。

大王也是讚同的點點頭,長歎一聲說道:“唉,要是我國中多幾位將軍這樣的支柱,現在本王也不至於如此局促”。

仆懷和陸幽經都明白,大王說的正是眼下秦國內部最為麻煩,甚至可能會造成嚴重危機的一個事情:秦天王赫連勃勃的幾位叔叔手握重兵,幾乎掌控著秦國整個西北。雖說在開初建國立業時期,幾位王叔立下汗馬功勞,開疆擴土,但秦國在不斷的擴張過程中,幾位王叔的勢力也在不斷膨脹,目前已成尾大不掉之勢,幾位王叔仗著自己是開國元勳以及秦天王赫連勃勃叔叔的身份,不時漠視號令,且在自己控製的地盤內冶鐵製造兵器,陸幽經和仆懷已經多次建議秦王防範蕭牆之禍。

“臣等深知大王有此憂慮,故前期已向大王提出削藩之策。呂尚書也正是出於這個方麵的考慮,才極力向大王推薦王先生。想必這位王先生必有過人之處,可解大王此憂”。

這位秦國大王劍眉一皺,沉吟片刻說道:“兩位卿家的密折本王已經看過多遍了,本王深知幾位愛卿的擔憂點出了我大秦內部的死穴,之所以隱而不發實在是因為這個事情太棘手。本王若是直接將幾位叔叔的爵位和封地削去,一來怕冷淡了功臣之心,二來擔心我那幾位擁兵自重的叔叔貪戀權利,直接起兵造反啊!”。

仆懷和陸幽經對視一眼,這哼哈二將無需再言便明白秦王現在的處境,幾位王叔的輩分先且不談,他們之所以敢飛揚跋扈不聽號令,其實最重要的就是自己有足夠的實力在一定區域以內與大秦朝廷對抗,真要是把這幾位手上的兵權給削了,他們造反幾乎是板上定釘。

想到這裏,仆懷慚愧地對自己的大王赫連勃勃拱手施禮道:“臣等資質有限,雖能看出問題,但是卻無法給大王提供可以行動的方案,實在是有負大王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