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金剛》可以說震撼了七零.八零後男孩子的心,從動畫片到電影,讓無數的男孩熱血沸騰,李炳然也是其中之一。從他看過《變形金剛》動畫片開始,變形金剛的種子就在他的內心中萌芽,一發不可收拾。他的房間裏簡直就是變形金剛的世界,牆上密密麻麻的海報,櫥櫃裏數不清的模型。變形金剛的漫畫、動畫片、電影、隻要跟變形金剛有關的,無一不在他的收藏之列。
智商高達195,xx市首富李煒國的二公子,理工學院最年輕的博士後,年僅二十六歲的李炳然恐怕用高富帥來形容他都是種侮辱。但是被照耀在如此耀眼光環下的他卻讓他的父母老師同學無比頭痛,從小到大無論誰問他,你的夢想是什麼,他的回答隻有一個,我的夢想就是設計出像變形金剛一樣的機器人。走火入魔一般,隻要跟設計機器人有關的學科他必定會廢寢忘食的去學習。
李炳然十六歲那年,他跟父母要求擁有自己單獨的實驗室,他的父母的希望是他能以後接手公司,以兒子的智商用不了多久便能熟悉公司的運作,李煒國夫婦真的不願意再看見兒子這樣的瘋狂下去。嚴詞拒絕,卻不得不在李炳然絕食三天後妥協。在自家的別墅旁邊按照李炳然的要求建築了一棟六百平的實驗室。配備了時下最精密的密碼鎖,禁止任何人進入。此後的十年間,李炳然遊走於實驗室與學校之間,他的世界裏仿佛被定格在這兩個地方。他沒有朋友,除了學習關於機器人的製造,仿佛這個世界與他無關。
從他取得博士後學位後,李炳然已經九個月沒有去學校了,是的,他在自己的實驗室裏呆了九個月,期間拉著材料的車不時的停在實驗室門口,由他開進去,餓了就打電話給保姆送吃食來。
偌大的實驗室裏麵擺放著各類的機械,簡直就像是一個小工廠,各種最高一米左右,最小幾十厘米的機器人達到一百多個,裏麵赫然能看到擎天柱,大黃蜂,鐵皮,爵士,救護車的身影,跟電影裏的幾乎沒有什麼差別,也有一些扭曲的機器人不像機器人,汽車不像汽車的產物。很難想象這些都是一個人辦到的,寫字台旁邊兩個書架上擺滿了書籍和設計圖紙。很多書籍被翻閱的有些破舊。
此時,李炳然正在組裝機器人,一米八三的他顯得很瘦弱,臉色很蒼白,而戴著眼鏡的雙眼卻閃爍著堅毅略顯興奮的神色。李炳然對照著圖紙,及其精細的安裝著機器人。材料基本都是鈦鋁的,李炳然拿起來不算多沉。四個小時以後,一個一米二左右大黃蜂模樣的機器人活靈活現的躺在工作台上,汗水布滿了李炳然的臉,衣服已然濕透了。沒白天沒黑夜的高負荷工作,讓他的身體已經有些不堪重負了。
摘下眼鏡,揉了揉酸痛的眼睛,希望這次能成功吧,變身複合公式差已經小於0.01了,老天爺會讓我成功吧!會讓我成功吧!這句話重複的在李炳然腦海裏回響。無神論者的李炳然第一次求老天爺。多年的努力,一次次的失敗,父母的歎息,讓李炳然已經有些不堪重負。
戴好眼鏡,李炳然撫摸著這具鋼鐵之軀,兩行淚痕順著他的眼角流出,此時他內心想著什麼我無法複述,那份煎熬的感覺恐怕隻有他自己才能體會,最後他的手停在了大黃蜂的胸部位置,大拇指顫抖的按下了開關。隻見大黃蜂的眼睛亮了起來,兩束紅光直指棚頂。
“聯網成功!”在按下開關三十秒的時候,聲音從大黃蜂的嘴部發出。
緊接著,隻見大黃蜂兩腿抬起,帶動身軀一躍,穩穩的站在工作台上。金屬撞擊的聲音厚重振奮。李炳然是把中華武術的基本式編程在大黃蜂的初始程序上,顯然很成功。
李炳然看著自己創造的機器人,竟然真的像編程一樣站起來了,並沒有因為設計的精確度不夠而掣肘,呆滯了片刻。興奮之色不自覺之間掛在他的臉上,待他緩過來神,急忙把控製大黃蜂的觸屏筆記本拿到手裏,因為激動,手指都有些不聽使喚了。
“大黃蜂變身!”一聲攝人心魂的呐喊從李炳然的嘴中喊出,手指同時按在了變身的圖標上。
金屬摩擦的聲音從大黃蜂的身上發出,腰間四個輪胎向著身前伸出,再上的輪胎向上滑動延伸。腦袋向後延伸變成了方向盤的摸樣,胸前引擎朝著原先頭部的地方掀起,兩條手臂瞬間變幻著包住引擎,變成了車頭的形態,棱角分明,前輪胎著地,雙腿加後背速度的變成了車體。一輛帥氣的黃色轎車呈現在工作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