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北,K市冷清的街道上,踽踽獨行著一個孤單的身影。
他叫陳埃。陳埃是上高中時他自己改的名字,取其義為塵埃。他覺得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普通得就像一粒塵埃。普通的身高,一百七十公分;普通的相貌,屬於丟進人堆裏再找不出來的那種;出生於東北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在學校的時候學習成績也很普通,一直在中等偏下處徘徊;讀了一所普通的高校,然後在一家國企找了份普通的工作。從小到大,他一直活在普通中,沒有什麼出眾的地方,很少被關注,頭上也從未有什麼光環,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優秀共青團員、先進個人,這些稱呼從來與他無緣,班幹部、團幹部、學生會幹部、單位提拔領導也從未落到他頭上。
就在前一天,陳埃主抓項目的策劃書終於敲定,獲得了公司董事會通過。這可不是他的策劃書有什麼特別新穎的創意,而是他犧牲了很多休息時間,花費大量精力進行了詳盡的調研後,又曆經兩周,修改了幾十版的成果。主管總算是點了下頭,丟給他一句“就這樣吧”。之所以這個策劃獲得了公司高層認可,還是緣於陳埃踏實的工作作風,大量詳實的數據是最有說服力的。盡管陳埃沒有認為這全部是他個人的成績,但心中還是很高興,畢竟,他從中找到了一絲成就感。晚上,公司領導還專門舉辦了“慶功宴”,陳埃也難得有個機會與公司領導坐到了一個桌子上吃飯。主管口沫橫飛,滿臉通紅的吹噓著,把百分之九十的功勞攬到了自己身上。陳埃習慣了普通,也沒有什麼不平,他壓根沒覺得這個項目策劃的主要功臣是自己,如果沒有主管的多次指正,最後絕不會有這樣好的效果的。
工作三年多了,陳埃一直兢兢業業。可他既沒有出眾的能力,也不會很圓通的為人處世,所以,上司對他最好的評價也不過是“還湊合”。隻要沒把他打入不可救藥的行列,他也就滿足了。雖然收入不高,但也能維持自己的吃穿用住,還可以有點節餘,以貼補農村老家的父母。現在就業壓力這麼大,能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對他一個出身偏僻農村的普通農民的兒子來說,陳埃自認為已經很不錯了。
雖然各種條件都普通,雖然自視為塵埃,但陳埃不是一個自卑的人。相反,因為能正視自己,他一直有非常好的心態,不爭寵,不邀功,不患得患失。因為這種淡泊的心態,他過的寧靜而幸福。陳埃喜歡思考,思考生活,思考工作,思考人生。因為思考,因為平凡的經曆,讓他悟出一套自己的人生觀。諸葛亮《誡子篇》中的“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是陳埃的座右銘。陳埃並非不上進,學習、工作上他也一樣肯於付出。這個世界裏,出色的人才總是極少數,無論做什麼事,隻要自己努力了,也就不留遺憾了。既然很多事情不由自己控製結果,那麼與其怨天尤人,不如欣然接受。陳埃就是這樣一個淡定到了一種境界的人,他年輕的身體裏藏著一顆成熟的心。
難得這個周末沒什麼緊要工作需要加班,陳埃計劃著好好放鬆一下。可惜天公不作美,又迎來一個浮塵漫空的天氣。每到春夏交接的季節,K市經常是這種天氣。天氣不好,人們也不喜歡出門,與其在外麵呼吸充斥著浮塵的空氣,還不如窩在家中看電視或上網。但陳埃不在乎浮塵,還是決定到外麵走走。
陳埃在大街上不徐不疾的走著,享受著身心的放鬆,不覺間便走到了市區邊緣的一座小山腳下。K市幹旱少雨,市區的樹木都是人工種植的。這座小山原本光禿禿的寸草不生,經過幾年人工植樹種草,已經是草木繁茂,平時總有很多人來此遊玩。隻是今天,因為浮塵天氣的原因,幾乎見不到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