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羅浮山(1 / 2)

第一章羅浮山

羅浮山,享有“嶺南第一山”之稱。廣汕公路穿越其境。她方園260多平方公裏是中國十大名山之一。它又是我國道教名山,道教稱它為第七洞天,第三十四福地。它與南海縣境內的西樵山為姐妹名山,故又有東樵山之稱。羅浮山地處粵東“旅遊休閑走廊”的中心地段;是構成‘廣州一香港一惠州”旅遊金三角的支掌型景區和代表景區。整個羅浮山由朱明洞、黃龍觀、酥醪、飛雲頂四大景區組成。

主峰飛雲頂,海拔1296米,峰頂盤圓平坦,花草並茂,雲霧繚繞,日出的瑰麗可與泰山媲美。每年重陽節;登高觀日出者有數十萬之眾;蔚為壯觀。飛瀑名泉、洞天奇景是羅浮山自然天成之傑作代表。山山有瀑,處處流泉。白石灘飛瀑從87米高的懸崖傾瀉,濃霧遮天,陽光下彩虹耀眼;瑰麗壯觀。身處岩下,’‘夏暑不知逢六月”。白水門瀑布跌宕千尺響如霄,聞之骨寒;水簾洞瀑布“天上珠簾直下垂”;黃龍洞瀑布“飛作滿天風雨聲”。名山多聚泉、古刹具神水。衝虛觀內的“長生井”,寶積寺後的“卓錫泉”、酥醪觀旁的“釀泉”並稱羅浮三大名泉,水豐不竭;甘甜清冽;能與西樵的無葉井齊名,和杭州的虎跑泉並列。

羅浮山仙洞密布、大洞十八、小洞數百。這洞,乃道教之謂洞天,每個洞天都是由幾座山環抱而成的小天地。洞中清靜幽秀,其間泉水淙淙,古木森森。羅浮山地處北回歸線,屬亞熱帶氣候,雨量充沛,適宜多種植物生長。有植物3000多種.其中1200多種為藥用植物,是個天然的中草藥庫。

廣東過去四大市場之一的藥市就設在羅浮山衝虛古觀在則,稱洞天藥市。土特產酥醪萊、雲霧甜茶和四時佳果則別具風味。蘇東坡的“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桔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是最好的寫照。

羅浮山風景幽美,氣候宜人。山峰林立,有鐵橋、玉女、駱駝和上界等大小山峰432座。主峰飛雲峰海拔近1300米,不愧是“嶺南第一山”。羅浮山水源相當豐富,山上有980多個瀑布泉井,其中著名的有“薄霧炎天猶飄渺,十裏吹來毛骨寒”的白漓瀑布,“跌宕千盡p響如雷”的白水門瀑布,以及“峰頭兩道瀑布水,飛作滿天風雨聲”的黃龍洞瀑布。山下有微波蕩漾的白蓮湖和芙蓉池。泉井如“泉湧而出,滿而不溢,汲而不涸,清洌甘甜”、為蘇東坡所推崇的卓錫泉。

羅浮山中石室洞穴也比比皆是。如通天、羅漢、伏虎和滴水等72個石室幽岩和朱明、蓬萊、桃源、蝴蝶和夜樂等18個洞天奇景。朱明洞是山上最大的洞穴。

天下名寺觀多,羅浮山是嶺南的宗教聖地。

東晉鹹和年間(326-334年),葛洪到羅浮山創建了白鶴、都虛、孤青和酥醪等4座道觀。南北朝時蕭譽把佛教引上來。全盛時期羅浮山上有9觀18寺22庵之多,其中影響較大的道觀有衝虛、白鶴、黃龍、九天和酥醪等;佛寺有華首、明月、龍華、寶積和延祥等。故有“神仙洞府”之稱。

衝虛道觀是羅浮旅遊風景區的主要景觀,可以它為中心,依次順著線路遊覽南觀、華首、黃龍觀、延祥封、卓錫泉、五龍潭、九天觀、白瀑布和酥醪觀等風景點。

沿白蓮湖畔,經會仙橋穿參天蔭蔽的古林便是衝道觀。它坐北朝南,殿宇掩映在蒼鬆古柏之中。照壁山牆浮玲瓏透剔,殿上飛簷木雕。寺觀始建於東晉年間,由道學家葛洪來羅浮山創建東西南道教聖地。道教把天下的道家叢林宮觀定為“十大洞天”、“七十二福地”。衝虛古觀是第七洞天,三十一福地。曆代香火鼎盛,遊客如雲,影響較廣。據傳杭州西湖的黃龍洞和香港的黃大仙祠都是從衝虛觀轉輾分支出去的。

羅浮山的名勝古跡及宗教影響,使曆代名人學士慕名而來,遊覽、吟詠、題詞刻石,因此摩崖石刻和碑碣比比皆是。

這時在衝虛觀後麵一處無人知曉的密境中傳出了鬼哭狼嚎之音。

“年複一日,日複一年,歲月匆匆時光流失,新的一天又要開始了有老了一歲了人生真是無奈呀。”

”我說老四大清早的你有在那鬼哭狼嚎什麼呢,叫你多讀點書不讀老是胡說八道,沒事去多讀點書去。”說話之人是一個英俊瀟灑文士打扮的中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