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我的父親(1 / 1)

記不得我的父親過世幾年了,倒不是因為他過世的太久,而是因為他在我心裏一直活著。

記得他剛剛離世的時候,我每晚都會夢到他,和他在一起,一家人其樂融融。

夢中還會奇怪他不是活著嗎?怎麼會說他死了呢?

記得,我小的時候身體不好,因為家裏女孩我最小,所以也最受寵,最嬌慣。那個時候最喜歡聽他給我講故事,妖精的故事好像最多,崩山老祖的故事就是那個時候他給我講的,我很喜歡這個故事,聽說,這個故事是真實的,在遼寧北鎮是真的有那座山的,真的世代有個叫“喜”的瘋和尚的。

《大清後宮之貞妃傳》原本的靈感就是來自於這個故事,但為了情節需要,就改動了主角的性別,現在想來有些不尊重古人,罷了,反正這個硬扯的關係總是很別扭,就決定好好的寫一個女人的愛與傷吧,盡量讓它符合曆史。

改完以後的故事可能和崩山老祖的故事就沒有多大的關係。沒關係,反正不管怎麼寫,我心裏知道,我是為什麼而寫的。

崩山老祖的故事——我的父親版在很久很久以前,在深山裏有師徒二人修行,師父年事以高,但道行高深,徒弟年歲輕,但有些呆傻,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繼續著他們靜心修行的生活。

有一次,老和尚悟到自己修行已近圓滿,就把徒弟叫到麵前說:“徒兒啊,為師的可能要離你而去了。”師徒情深,傻徒弟一聽馬上就哭了,道:“徒弟舍不得師父。”那老和尚也未免有些感傷,但畢竟是修行有成的人,就對傻徒弟說道:“等你實在想我了,就到這世上最熱鬧的地方,最大的房子那裏找我吧。”徒弟聽了,趕緊進點頭應允。

時間一天天過去,老和尚並沒有圓寂。但卻每天都要徒弟去後山看一次山崩了沒有。

日子一天天過去,每天一次後山,漸漸的,徒弟膩了,有一天竟然忘記了這件事。

照常的,老和尚又問徒弟:“徒弟,今天山崩了沒有?”徒弟心虛,不敢實情相告,就撒謊道:“崩了。”

老和尚聽了,看了徒弟一眼,長歎一聲,閉目團坐。忽然,天崩地裂的一聲響,後山真的崩了,與此同時,老和尚也圓寂了。

後來,這個老和尚就被尊為崩山老祖。

話說,這個傻徒弟自此自己獨自一人居住山上,倍感寂寞。

過了幾年,他越發的思念自己的師父,就想起了老和尚以前的話:“等你實在想我了,就到這世上最熱鬧的地方,最大的房子那裏找我吧。”

傻徒弟下山了,他逢人便問這世上最熱鬧的地方是哪裏?最大的房子在哪裏?

人們都笑話他,沒有人仔細回答他的問題,他在茫茫人海找尋了好多年。衣服破了,鞋磨爛了,有的時候連碗飯都要不來,但他不氣餒。終於,有個上了年紀的好心人,認真聽了他的問題後,微笑著回答他,這世上最熱鬧的地方就是京城,最大的房子就是皇宮,你去哪裏找吧。

傻徒弟聽了茅塞頓開,日夜兼程,趕到了京城的皇宮。這麼多年來,雖然在外漂泊,但和尚的課業傻徒弟可沒落下。

一天半夜,順治正在宮裏團坐,定中挺到陣陣的木魚聲。他問周邊的人,別人聽到沒有,都說沒有。他在閉目,還是聽到。

一連三晚,都是如此,順治心有狐疑。在第三晚,就派了心腹宮內宮外的搜尋,這木魚聲來自何處。

心腹回來稟告說,是有個髒兮兮的傻和尚,一連三晚在外麵敲木魚。

順治想了想命人把傻和尚帶了進來。

傻和尚見了順治,二話不說,倒頭便拜,大叫道:“師父!”

那順治一聽,如醍醐灌頂,一下子想起來前塵往事,想起來自己曾經是老和尚的種種往事,便毅然決然的馬上跟著傻和尚,出宮,回山裏修行去了。

故事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