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珠子(1 / 2)

大概在六十年前,也就是上世紀50年代末期,當時處於三年自然災害,根據我爺爺說,那時候是餓的慌,吃了上頓沒下頓,啃光了樹皮吃觀音土,到最後村裏的人都躺著床上等死。也不知道那一天,村裏的大麻子挨家挨戶的敲門,說是與其這樣餓死,還不如去後山“端墳”,要是能挖出一些寶貝,換幾鬥大米還是沒問題的。

大麻子的建議得到了村裏大部分人的讚同,那時候地主劣紳的墳特多,幾百號人沒幾天就端了好幾十座墓穴,從裏麵摳出一些隨葬品,比如銀元、珠寶、玉質品等等,然後轉交給縣裏的文物保護站換取一點糧食。

不過這種好事隻延續了半年,最後村附近的墳堆都被洗劫一空,要說還有墓穴,那隻能去深山老林裏去尋找。

我爺爺那時候還有點文化,也是村支部書記,一看這群人又要挖別人的祖墳,連忙叫他們打住,說什麼挖別人祖墳損陰德啊,貧賤不能移呀,最後這群人也難得鳥他,一百多號人浩浩蕩蕩的開進了大山的深處。

其實那次行動,我爺爺也跟了進去,說是監視這群不聽話的龜兒子,其實自己也扛不住饑餓,架著兩把大鏟跟著隊伍進了山。

這群人先是翻過了兩座大山,按著西北方向尋找墓穴,按著大麻子的說法,他是當天晚上將地主的孫子痛打了一頓,才問出他祖宗的墳在哪裏,按道理不會有假,等這群人走到一條大河邊的時候,天色已經微微發黑,四處還起了濃霧,能見度極低,由於當時準備的充足,一百多號人也有十來把手電筒準備渡河,過了河差不多也到了墓葬地了。

不過蹊蹺的事情發生了,因為濃霧籠罩,也不知道河麵有多寬,隻能聽見嘩嘩的流水聲,並且在河麵上豎立著大小相等的石柱伸出水麵,形狀有點像梅花樁散落在河裏,這群人也沒顧忌,直接踏上了上去。

當時我爺爺走在最前麵,根據他的回憶,那是差不多走到河中央的的時候,對麵傳來了“叮叮當當”的鈴聲,那鈴聲像是從趕屍匠手中傳來的,因為忌諱這鈴聲,爺爺聽見後就叫身後人停下來,關掉手電筒。等這十來把的手電筒徹底的滅了火,那頭就有人小聲的叫道:“哎,書記,你看河裏麵有鬼眼睛,賊亮。”

爺爺自然不相信什麼鬼怪,剛解放沒幾年,封建迷信自然不能相信,不過爺爺還是向著河裏瞧了一眼,果然發現在河裏麵有幾個發著藍光的東西,細細一數,不多不少,剛剛七個,不過爺爺在好好一看,每兩個發光的東西都在一起,差不多和人雙眼的距離相等,要說是人眼睛,為何單了一個?莫非是獨眼龍來的?

爺爺沒多想,將估計是人眼的想法告訴了眾人,還提到了古代給皇帝陪葬的人牲,挖眼裝珠,但不知道如何落入了河中?沒等爺爺話說完,就有幾十號人等不及了,直接跳入了水中。隨著接二連三的跳水聲,這裏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一百多號人都是好勞動力,肩挑一百多斤沒問題,不過跳下河後,連一句叫聲都沒有就消失在河中,像是無端蒸發了,爺爺蹲下來一看,河裏發光的眼睛正在急速的移動,打開電筒一看,發現河麵上飄著大量鮮紅的血,爺爺嚇得轉身就跑,不過因為霧氣籠罩,腳下的石柱太小,一不留神就栽進了河裏,剛掉入水中,張開眼睛就發現那隻有一隻眼發藍的東西向他飛奔而來,爺爺大叫不好,從腰間掏出匕首就戳了過去。

不過這東西甚是機靈,爺爺連戳三次都沒有戳中,最後還被那東西一口咬中了手臂,逮住就向水下拖去,爺爺咬著牙忍著鑽心的疼,伸出另一隻手就去掏那發光的東西,連拉帶扯的擺弄幾下,拇指大小的珠子就被掏了下來,這東西吃疼,立馬鬆了口,爺爺順勢抱住身邊的石柱上了岸,這才逃過一劫。

爺爺一身是血回到村中,當即就帶著奶奶和四個兒子逃走,這一逃就到了長沙一處鄉下,改名換姓,雖說我們都是外地人,那時候的人心地善良,當爺爺拿出平下中農證,還說自己有點文化,在鄉下還得了三分田地,沒過多久又被任命生產大隊隊長。當然這一些都是靠我爺爺那張嘴巴會忽悠,至於他說的那個故事我也不怎麼相信,每次問他那河裏是什麼怪物,他都說一個字“魚!”,我要是再問下去,他就無二話可說了——

我叫張起夢,今年24歲,剛從部隊退伍回來,由於國家政策變動,我們這一批退伍的軍人沒分配工作,而我又無旁生手藝,最後不得不跟著我四叔在長沙守著古董店打發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