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命歸體武(1 / 2)

正午的陽光下,一處偏遠寧靜的村落中,一縷縷炊煙從各家各戶的煙囪中嫋嫋升起,時不時有幾名孩童嬉戲,引起一陣犬吠。

陽光透過樹葉,留下許多光斑,繼續前行,將一道斜長單薄的影子倒映在綠草地上。

林逸站在村口的大石墩上,不安的望著前方的小路,時不時的踮起腳來眺望,眼神中充滿期盼,似乎在等待著什麼。

一陣清風吹來,小路兩旁的樹林發出一陣陣聲響,林逸急忙再一次踮起腳向遠方看去,見小路上依舊是空蕩蕩的,不由得有些失望。

林逸,鐵匠林家的兒子,今年八歲。

在這附近的幾個村落中,提起鐵匠林家,每個人都是知根知底,津津樂道。

一百多年前,一場突如其來的荒災席卷天下,浩蕩大地之上,饑餓成災,難民成群,哀嚎遍野。

那時候,村落中並沒有林姓的存在,因為村子的位置地處偏遠,交通閉塞,受到荒災的影響倒也不大,人們依舊過著飽暖無憂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村子裏的獵人外出打獵返程時在東山腳下救回了一名昏迷不醒,災民打扮的青年男子。

那時由於荒災橫行,災民千萬,其中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事情在當時甚為常見,像青年男子這樣流離失所,無家可歸的災民,更是極多,村民們也見怪不怪。

當時,村民們出於善心,將其救醒,好生照料,在村尾擠出了一間驢房,供其居住,讓他在村子裏定居了下來。

漸漸的,隨著村民們跟他接觸的時間越來越長,村民們驚訝的發現,這個居住在驢房裏的小夥子居然有一手另人稱讚的打鐵技藝,打出的鐵具堅固耐用,品質極佳,遠超村子裏其他幾戶鐵匠鋪。

在村民們的強烈要求下,也是為了在荒災之際謀求一口飯吃,在青年男子被救回來的第二年初,鐵匠鋪開張了,另人稱讚的品質,不高的價錢,注定了鐵匠鋪的紅火生意。

鐵匠鋪的主人,林青,便是林逸的太爺。

那一年,林逸的太爺十九歲,在年末的時候娶了村長家的閨女。

歲月流轉,薪火相傳。林家的鐵匠鋪子傳承到今,已然二百年有餘,期間曆經林逸的太爺,爺爺,傳到林逸父親這時,更是極為紅火。

林逸的父親,林軒,子承父業,憑借著一手精湛的打鐵手藝,靠著祖上傳下來的名聲,將鐵匠林家的名聲傳遍了十裏八鄉,甚至城裏都有人遠道前來,慕名拜師,甚為風光。

林逸的母親,王雪梅,城中王員外的獨女,自幼飽讀經書,靜美淑賢,韻色出眾,眼界甚高,追求者眾多,因林軒年輕之時為其打造了一屏百梅冬雪圖而對其產生了愛意,後不顧家中反對,與林軒結成愛侶。

對於鐵匠林家的傳人娶了這樣一個天仙似的媳婦,村裏人並不覺得意外,有本事的人,自然要娶個漂亮媳婦才對。

由於有個飽讀書經的母親,耳濡目染之下,林逸懂的事情自然比村子裏別的孩童多。隔壁李家的二狗子還隻懂得玩泥巴的時候,林逸就已經將經書上記載的古詩倒背如流了。

隨著書讀的越來越多,明白的事理越來越多,林逸的想法也隨之增加了不少。

原本林逸的理想是長大後接替父親的位置,當一名比父親還要出色的鐵匠,將鐵匠林家的名聲,傳遍天下,娶個漂亮媳婦,生個小鐵匠,然後無限的循環下去。

而現在,林逸的理想則是希望長大後成為一名家中古經書裏描述的體武者,仗劍天下,快意恩仇。

“承古術者,出塵入世,磨體煉身,命魂結合,以武探道,是為體武。”這是家中書櫃中古經對體武者的簡述。

其中還有數篇記載了大量體武者事跡的偏章,無一不是轟動千古,傳為美談的佳話。

那些古經中記載的事跡,讓年幼的林逸在無數個夜裏熱血沸騰,心神拽動,無限向往,久久不成入眠,恨不能以身相代。

行俠仗義,懲惡揚善,痛快淋漓,那才叫人生!

一段段蕩氣回腸的故事,在林逸幼小的心中紮下了根,一個想法,漸漸發芽,生長。

林逸七歲那年,很是認真的向父親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不想再當一名鐵匠,哪怕是鐵匠林家的鐵匠!

而是想成為一名體武者!

林逸的父親在潛意識裏,很反對兒子繼承他的手藝,繼續當一名鐵匠,走他走過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