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梅裏山鷹(1)(1 / 3)

金薔薇收斂翅膀停棲在懸崖一塊魚尾狀岩石上,望著百米開外那棵蒼勁蔥鬱的金錢鬆,緊張得心弦幾乎就要繃斷了。

金薔薇是生活在日曲卡雪山一帶的梅裏母鷹,那棵生長在石崖間枝丫曲如虯髯的老鬆樹,就是它的家,家裏有兩隻已出殼十幾天的雛鷹。此時此刻,鷹巢裏正在上演一場手足相殘的悲劇。那隻早出生兩天名叫金追的哥哥鷹用腦袋抵住那隻晚出生兩天名叫藍燦的弟弟鷹,用力往巢外推搡。弟弟鷹藍燦雖然竭力抗爭,但畢竟晚出生兩天,體小力弱,在哥哥鷹金追連續不斷的頂撞下,被迫從巢中央往巢邊緣一點一點退卻。盆形鷹巢在兩根丫字形樹枝的交彙點上,用細樹枝和草絲做成,結構鬆散,麵積與一頂大草帽相似;鷹巢淩空搭建,是典型的高空建築,底下是幾十丈高的深淵。很快,弟弟鷹藍燦就被頂撞至鷹巢邊緣,小半個身體被擠出鷹巢,就像風雨中飄搖的一片樹葉,處於搖搖欲墜的危險境地。

這兩隻雛鷹,眼睛睜開沒幾天,淡灰色的絨羽才剛剛蓋滿脊背,赤裸的肚皮上還沒長出腹毛,就展開了一場血淋淋的生死角逐。

這個時候,隻要母鷹金薔薇拍扇翅膀飛過去,用嘴喙或爪子將正在行凶的哥哥鷹金追撥拉開,就能及時製止這場血腥的窩裏鬥。作為母親,它完全有能力似乎也有責任去抑強扶弱阻止哥哥鷹金追的暴虐行為。可令人詫異的是,金薔薇卻默默地站立在百米外的岩石上作壁上觀。

它有難以言說的苦衷。

梅裏山鷹是滇北高原稀有鷹種,從遠古時代起,就形成了這樣一種汰劣留良的競爭機製:母鷹每一茬繁殖周期產兩枚卵,孵化出兩隻雛鷹。小家夥出殼半個月左右時,受遺傳密碼的驅使,它們之間就會爆發一場生死對決,互相用身體衝撞、傾軋,力氣大的那隻雛鷹會將另一隻力氣小的雛鷹從鷹巢擠對出去,從而獨霸父母的寵愛和食物。可以這麼說,一隻梅裏雛鷹存活了,就意味著另一隻梅裏雛鷹夭折了,每一隻梅裏山鷹都是踩著同胞的屍骨成長的。

動物學家解釋說,梅裏母鷹之所以每次孵化兩枚卵,是為了增加雛鷹出殼的保險係數,降低天災人禍所帶來的風險,就像人類足球隊必須準備替補隊員一樣,確保繁殖不會落空;梅裏山鷹之所以保留血淋淋的種內競爭,是因為雪域高原氣候太惡劣了,食源匱乏,生存不易,一對夫妻鷹很難同時養活兩隻雛鷹,不得已隻好去一保一,做一道2-1=1的算術題。這樣做附帶的好處是,存活下來的那隻雛鷹,從小就接受生與死的考驗、血與火的洗禮,會促使它變得更雄壯、更強悍、更凶蠻、更霸氣十足,當然也就更有利於在日曲卡雪山這樣艱苦的環境中生存下去。

很難說這樣的解釋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

對金薔薇來說,此時正在遭受蝕骨剜心的痛苦。兩隻雛鷹都是它含辛茹苦孵化出來的心肝寶貝。俗話說,手心手背都是肉,作為母親它從內心講是不希望發生手足相殘的悲劇的,如果能讓它選擇的話,它當然希望兩隻雛鷹能和睦相處一起平安長大。可是,它有能力去改變梅裏山鷹特有的行為準則嗎?在金薔薇的記憶中,也曾經有過母愛特別強烈的母鷹,不忍心看著自己某個孩子死於非命,就出麵幹涉以大欺小、以強淩弱的窩裏鬥,可最終的結局似乎都不大妙。那隻名叫豆蔻的母鷹,在兩隻雛鷹生死傾軋之際,動用母親的權威,嚴禁它們互相搏殺,可兩個月後,當雛鷹身上長出了硬羽,嬌嫩的嬰兒鷹變成了半大的少年鷹,有一天上午,豆蔻與它的先生一起飛往尕瑪爾草原覓食,兩隻少年鷹突然就在窩裏爭執起來,它們的力氣比剛出殼半個月時大多了,你啄我,我撕你,扭成一團。結構鬆散的鷹巢無法承受如此猛烈的打鬥,嘩啦一下散了架,兩隻少年鷹一起從鷹巢摔落下去,本來想做一道1+1=2的加法,無奈成了2-2=0的減法。還有那隻名叫萊凝的母鷹,仗著丈夫是隻出類拔萃的精品雄鷹,決心要創造奇跡將兩隻雛鷹同時養大,為了阻止它們相互鬥毆,在同一棵樹的另一根枝丫上搭建了一個副巢,兩個巢彼此相距七八米遠。哈,分巢撫養,把你們隔開,看你們還怎麼打鬥。這一招開始時果然靈驗,兩隻雛鷹除了各自站在巢裏互相嘯叫謾罵外,身體無法接觸,當然也就想打也打不起來了。一晃四個月過去了,雛鷹翅膀漸漸長硬,已到了能飛翔的時候,那天下午,當萊凝同丈夫一起外出覓食時,其中一隻發育得更快些的雛鷹突然就搖扇翅膀飛了起來,能飛起來的雛鷹飛翔的第一個目標就是七八米開外的那個副巢,它憑借著自己能飛而對方還不能飛的明顯優勢,撕毀鷹巢,將自己的同胞手足從高高的懸崖上摔了下去……萊凝又搭建一個副巢的良苦用心,並沒能有效阻隔你死我活的窩裏鬥,隻是推遲了悲劇的發生而已。

金薔薇雖然心裏很想飛過去拯救弟弟鷹藍燦,但卻猶豫著沒敢貿然采取行動。它是個單身母親,在它剛剛將藍燦孵化出殼時,它的丈夫藍嘴鉤在尕瑪爾草原捕捉一隻狼崽時,不慎被母狼咬死了。豆蔻和萊凝都是有丈夫的母鷹,夫妻聯手尚且不能阻止兄弟鬩牆,它一個死了丈夫的寡婦鷹,又有什麼能耐去改變手足相殘這個嚴酷的現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