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爸燒三年紙我去了,你大哥告訴我的,聽說你當董事長幾年了,我還不知道。”
“你是蘭州市的大忙人,幾年回不了一趟家。聽說你的手機號碼保密,我也打聽不到,所以,這幾年沒跟你聯係。”
“嘿嘿,什麼大忙人。這幾年我在外麵到處亂跑,很少給家打電話,你可能打聽不到。”
“這幾年你在哪高幹?聽說忙得很。”
“賓館當保安,這幾年換了幾個城市,還是覺得蘭州好。”
“蘭州離家近,城市大,當然是好地方。打電話沒啥事吧。”
“有點小事,今年,我尕舅的小兒子去新疆當兵,聽說就在軍墾市,麻煩你去看看,下連隊的時候分個好單位。”
“是我三奶奶弟弟的孩子?”
“你三奶奶的親弟弟,我尕舅舅的小兒子,是我表弟,在你跟前是姑舅爸,也算是半個親戚,那邊你熟人多,先分個好單位,麻煩你以後幫他轉個士官。”
“軍墾市有好幾個部隊,他在那個部隊?”
“這個我還不太清楚,等會兒問清楚發到你手機上。還有一件事,這幾年我認識幾個離過婚的小媳婦,大概三十多歲,想給老五介紹一個,隻要媳婦願意,就帶上去見麵,要是能行的話,也算幫老五辦了件好事。上麵把你姑舅爸的事辦好,下麵我把老五的事辦好,這樣做,也是為他好。”
水天昊聽到這兒,總算明白了水保貴的意圖。他從來不打電話,隻要打電話,肯定有什麼事要辦。他尕舅的小兒子,水天昊從來沒有聽說過,冬天應征入伍,正在新兵營訓練,要想分個好單位,就得托熟人找關係。這個時候,水天昊就是他最理想的人選,為了讓他安心辦事,還說要給水天河介紹媳婦。他為啥早不說晚不說,他尕舅的兒子當兵了,才給侄子介紹媳婦,這個理由不是太勉強了麼,要是他真心想幫水天河介紹媳婦的話,何必等這麼長時間。水天昊愉快的答應他,雙休日一定去看看這位所謂的姑舅爸,心裏卻在謫詁,你這位叔叔為人處事不地道,四五年不跟五媽聯係,你做的那些勾當,不要以為家人不曉得……
木易仁從老家回來,說起過水保貴。水天庭結婚那天,見過他一麵,沒說上幾句話,坐火車回省城了。
水天庭結婚那兩天,水保貴、武巧俏老兩口從省城回來參加侄子的婚禮,兩人雖然坐一趟火車,卻沒有一塊兒回來。婚禮前那天晚上,武巧俏當著三奶奶和幾位姑姐妹的麵,指著水保貴的鼻子罵道:“你這個不要臉的東西,水家人的敗類,咋好意思參加侄子的婚禮。”
武巧俏罵這話的意思,三奶奶、水保俊、水玉蓮、水玉梅姐妹心裏都明白,水保貴這幾年跑東串西,不是跟著喪失媳婦鬼混,就是帶著離婚女人亂跑,最近聽說他去天水市做了上門女婿,而且是六十多歲的老太太,他是有妻室的人,咋能幹出這等缺德事,家人聽了很不理解。
水保貴水性楊花不是一年兩年了,十幾年前,水保俊外出打工,他悄悄帶著弟媳婦車芳扔下年幼的孩子離家出走,去外地煤礦鬼混了一個多月,他嫌挖煤辛苦,生命也沒有保障,丟下車芳像沒事人似的,自個兒跑回家。車芳身上沒錢,回不了來,給打裏寫了一封信,水保俊跑去接了回來,從此再也不敢外出打工。
後來又跟鄰居家媳婦眉來眼去,打情罵俏,乘著夜裏外出打野兔,偷偷跑去鬼混,直到天亮才回家。武巧俏知道後,跟他打鬧過,老毛病就是改不了。武巧俏一氣之下,帶著兩個孩子上省城投靠弟弟,在單位找了個打掃衛生的活,租了兩間小平房安了家。
起初幾個月,水保貴過得倒也自在,時間久了,家不像家,窩不像窩,外麵鬼混回來,冰鍋冷灶的沒飯吃,四十好幾的人了,日子過成這樣,心裏也不是滋味,思來想去,還是有個安穩的家好。
他跑去省城找到媳婦,要些錢回家花,抽煙喝酒,成天醉酗酗的花銷不少,要來的錢花完了再去要,三翻五次的要錢也不是個事兒,於是,大舅哥托人在賓館找了個保安的活,有幾次偷喝酒店的酒,喝醉了誤時誤事,被經理發現後開除,沒少挨媳婦的訓斥,兩個孩子瞧不起他這位父親。
男人一旦撕破臉皮,破罐子破摔,什麼臉麵也不顧,跟進城務工的離婚喪夫小媳婦鬼混,後來做了上門女婿,沒過幾天,老太太發現這位年輕的“丈夫”,偷偷摸摸跟大女兒勾搭成奸,一氣之下趕出家門。他在電話中說,又回到省城當保安,證明流浪生活又回到了原點。
水保貴聽武巧俏罵他是水家人的敗類,自知有幾份理虧,瞟了一眼骨瘦如柴的老母親,嘴裏噴出一口煙霧:“我成現在這個樣,還不是你*的,這能怪誰?”
“放你娘的狗屁,我*的,我是你老婆,*你去跟別的女人鬼混,*你去當上門女婿?狗走千裏,改不了吃屎。孫子都四五歲了,五十多歲的人,外麵出去鬼混,半個人影兒見不著,你好好想想,幾年沒回家了?你還好意思說我*你。媽,實話告訴你,他五年沒回家了,要不是這個婚禮,我連他的影子也見不著。”
武巧俏說著摸起眼淚來,水保貴坐在沙發上,一支接一支抽著悶煙,水保俊、車芳一聲不吭。水玉蓮、水玉梅、水玉花、水玉蘭姐妹不知道說什麼好,三奶奶聽著大媳婦的訴說,不曉得如何勸說。她老人家知道都是大兒子的不對,一家人流動到省城,沒個固定住所,大孫女水天娜十八歲嫁人,成了錢家人的媳婦,帶著三個丫頭住在紅光鎮街上;大孫子水天靈一家四口,靠他一個人飯館打工養活,實在養不起,媳婦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去了娘家;如今兒子兒媳罵聲相聞,形同陌路,等將來老了,苦不動了,可咋辦啊!三奶奶替兒子兒媳難過起來,勸說道:“都是五十好幾的人了,再不要胡折騰了,等你們將來老了,掙不動錢了,日子可咋過啊!你們回去,還是好好過日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