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動亂,打壓鬥批,教不能教,學不能學,老師蹲牛棚,學生放牛羊,關門停學,荒廢學業,十五六歲的孩童步入文盲的行列,耽誤了真正一代人。粉碎禍國殃民的“四人幫”後,撥亂反正,扶正驅邪;百廢待興,振興中華;開門辦學,教授學業,國民教育步入正規。
正是在這一年,陽山大隊荒廢了數十年的學校打開了教室,雖然學生不多,但畢竟有了朗朗讀書聲。國家號召全國人民大興教育,廠礦、企業和偏僻農村利用冬閑時間,紛紛開設掃盲班、識字班,清掃成年文盲,提高國民素質。十五六歲以下的學童,學校能動員上學的盡量去學校學習,家庭孩子多,生活困難實在上不起學的由學校指定代課老師,生產隊開辦教學點,騰出地方集中授課。水保田從磚瓦廠辭職回家後,正好趕上開門辦學的大好時機。他是大隊為數不多的高中生之一,學校請他去學校當老師,他就是不去。還說為了照顧這個困難的家庭,連國家正式幹部都放棄了,還當什麼社請老師,他婉言謝絕了學校這份好意。
生產隊有十幾個學齡兒童,學校老師動員了好幾趟,家長說農民家的孩子讀書沒有用,也有說家中沒錢上不起學的,不讓孩子去。實在沒辦法,學校在水家灣設了一個教學點,校長指定水保田為這個教學點的代課老師,代課老師隻記工分不發工資。水保田想,在家裏當老師,每天隻教十多個學生,既能幫家裏掙工分,又不耽誤自留地幹活,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他答應在這個教學點任臨時代課老師。
去年,生產隊的五頭豬賣了,豬舍廢棄,新蓋的飼養房空閑,吳大運說,這就是學生的教室。教室就在霍飛龍家莊頂頭,還有一塊兩畝地的空場地,正好在村莊中間,孩子上學走路也不遠。水保田用自家的木頭,做了一塊長一米、寬半米的長方形木板,刷上墨汁就成了黑板;粉筆是學校贈送的,用完了就讓上學的學生帶一盒過來。水保田隻教了兩門課程,語文和數學,這兩門課程學校是要通考的。水保田上午上完識字課,安排好作業,學生寫字,他就去自留地幹活,一個小時後去檢查作業,聽寫生字;下午教數學,講完數學,布置好作業,他又去自家地裏幹活,然後回來檢查批改作業。水保田教了十四五個學生,霍飛龍家的霍小霞,霍飛虎家的霍夏霞、霍冬霞,吳大貴家的吳有金、吳有銀、吳有珠,薜仁義家的二丫頭薜晶瑩,水三爺家的四丫頭水玉梅、五丫頭水玉蘭,柯漢家的柯溫寶,還有水保田家的二蛋,三蛋、四蛋,這三個孩子還沒有起名,同學們都叫他小名。水保良十二三歲,他看著這裏娃娃多好玩,非要報名湊熱鬧。他是教學點年齡最大的學生,也是最搗蛋的學生。二蛋、三蛋、四蛋都是學齡兒童,五蛋、六蛋年齡小,有時也跟著去。
上學第一天,學校的閆要學校長要來教學點參加開學儀式,全隊十五個學生全部到齊,水保田喊隊,叫學生站成前後兩排,隊長吳大運簡要介紹後,請閆校長講話。閆校長慢條斯理的給學生講了講當前的大好形勢,說學校在生產隊開設教學點,孩子們坐在這棟小教室上課,這是學校領導的重視,也是生產隊的光榮,大家一定要珍惜學習機會,爭取早日成才,以優異的成績回報社會。
閆校長講完話後,叫水保田領進教室開始講課。閆校長借教學點開學的機會,還要走訪幾家學生家長,吳大運陪同閆校長去了吳大貴、柯漢、楊顏彪、侯尚東、霍飛龍家,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做通家長思想工作,不要叫孩子中途輟學。中午,閆要學校長就在水保田家吃飯,順便向水保田講授了教學經驗和方法,這讓他受益匪淺。
兩人吃完飯,聊起了學生,閆校長說:“你家六個孩子,隻有老大上學,這個學生平時曠課多,基礎比較差,你作為有文化的家長要好好抓一抓。”
水保田聽說水天亮平時曠課多,學習基礎差,是班上的後進學生。他這幾年在外麵,很少過問兒子的學習,苦笑道:“這個孩子天天背著書包去上學,我知道學習差,他曠課的事我還真不知道,回來我好好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