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區.政府方麵命名其為未知汙染源感染區.10年前綏念區爆發了未知的生物感染.感染範圍迅速擴大並逐漸失去控製,為避免情況進一步惡化,國家對感染區進行強製隔離,研究發現,感染是以綏念區為原點向外擴散,強度不斷減弱,到達相鄰的下阿區和墨瑞區時感染強度已可以控製,根據此種情況,國家頒布法令,將下阿區及墨瑞區相鄰區域劃入綏念區,統稱為感染區,同時代號為“守衛者”的行動就此展開。第一步在感染區外部修建大量隔離設施,用以阻擋感染生物的入侵,保證計劃第二步的實施。第二步是將最新的醫療成果投入使用,也是“守衛者”計劃的核心,所謂最新醫療成果是一麵巨大的醫療隔離牆,將整個感染區進行隔離,同時配備先進的武器,確保隔離牆的安全性。第三步為投入使用階段,人員設備全部撤離內部隔離設施,隔離牆投入使用。“守衛者”計劃的成功實施阻擋了感染的擴散,使得感染區進入相對穩定的狀態。研究發現,此次生物感染為輻射性感染,感染者正常生活並無異常,但爆發後行為開始改變,最大的特點就是反複爆發,力量暴增並帶有極強的侵略性,他們會殺死麵前能觸及到的所有生物,多數感染者爆發後會恢複正常,他們對於狂暴時並無記憶,這樣的特點使得感染前期政府救援隊伍遭受巨大損失。在感染前期,政府使用了疏散方式進行救援,經過測試的健康人員會被疏散至安全的隔離點內,大量人員逃往疏散區,疏散行動進展很快,但好景不長,二十三疏散區出現感染者爆發。救援隊在二十三疏散區確認一名感染者男子,拒絕了男子的救援請求。並要求其離開救援區以免感染其他人員,男子情緒開始激動並失去控製,狂暴的他摧毀了二十三疏散區,殺死了所有人員。此後救援行動損失愈來愈大,政府無奈終止了救援計劃,開始籌備“守衛者”行動。輻射感染原因政府至今未給出明確答複,據相關專家猜測,最權威的是一顆命名為“天眼”的隕石,由外太空攜帶而來,感染爆發前綏念區遭受了小型隕石的撞擊。但官方並未證實其準確性。
感染者與隱性感染者.政府方麵將具有輻射汙染性的個體定義為感染者。感染程度綏念區最為嚴重,全部為重度感染者,依靠本能存活,將其定義為新物種亦不為過。綏念區外圍則程度較輕,大部分為隱形感染者。隱形感染者比較特殊。他們對健康人有害,帶有汙染輻射而又不會爆發,感染區內多數感染者為隱形感染者,為感染者主體。感染者與隱形感染者根據現有科技水平無法對其進行區分,在感染爆發中期大量感染者爆發期到來,很多人慘死在自己的親人或朋友麵前,感染區內血腥的場麵幾乎無所不在。而進入感染爆發後期,爆發數量下降,有爆發史的感染者通常被孤立,隱形感染者形成無數個小團體勉強生存。由於物資的匱乏及法律的約束,掠奪無可避免。燒,殺,搶,每天都在感染區內上演。政府資助的物資遠遠不足以感染者需求,加深了感染者與政府的矛盾,對於政府抓捕隱形感染者進行實驗的醜聞曝光後,矛盾進一步升級,由此為導火索,感染者襲擊了政府的軍用補給物資,大量的武器流入感染區,這為政府後來的“探索者”行動失敗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