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拜托,這叫以氣禦針,一直要催動了內勁,是很耗神的!”
秦皓再不理她,看準穴位後,快速插針,很快三根銀針都紮入肉裏,他輕輕搓撚著其中一根,陳雪妍頓時感覺到某一經絡快速火燒起來,然後腹內舒服起來。
“你除了軍體拳,是不是練過內家拳?”秦皓問道。
“嗯,學習過兩年八卦掌,不過上手慢,搏鬥似乎不行,套路架子多,沒有軍體拳、擒拿實用。”陳雪妍如實說。
秦皓一邊用針,一邊搖頭批駁道:“這種想法,那就特錯特錯了,你要不是練習了幾年八卦拳法,肯定就練不出明勁來,形意、八卦、太極在國術中被稱為中華三大內家拳,並非沒有依據,這三套拳法相輔相成,都是源於武當流派,然後開花散葉,各成一家!”
“八卦掌千變萬化,落到實處,其實就八個姿勢,如果展開,又分為遊身八母掌、六十四掌法、七十二路截腿法,博大精深,如果吃透,就有機會練到‘化勁’地步,甚至觸摸到‘步罡’境都不是問題,關鍵能否融會貫通,多下苦功,你從心裏中都看不上它的實戰,自然練不出什麼上層功夫來。”
陳雪妍不以為然道:“我聽一些前輩說,國術練到深處,的確很精深,不過需要日積月累,還要名師指點,否則武術就是一些空架勢,死套路,像運動員的體操一樣,沒有威力,軍隊和刑警學校,不可能花費太多的時間,來培養武術高手,隻能教授最實用的。”
秦皓點頭道:“這倒是,軍體拳其實是一些精通國術者,應邀部隊首長要求,從民間武術中提取一些最簡單實用的,如彈腿、少林長拳、詠春、八極、擒拿手等,組合在一起,形成的散打路數,推廣成軍體拳,在古代軍中,也是類似情況,都是小兵練的,大將卻各有各的出身和武藝,能萬人敵!”
“不過這種拚湊的拳法,雖然實用,隻對付普通人可以,跟真正的練家子對敵,就不行了,而且這種簡易拳法,比較速成,像跆拳道一樣,很難長功夫上身,練一輩子,也練不出暗勁來,需要附之內家拳或者氣功配合才行……”
“武術真有你說的那麼厲害嗎?”陳雪妍有些質疑。
她見過一些自稱學習武術套路的體校學生,坦白說,不敢恭維,簡直是花架子,不使用,比比劃劃,跳來跳去,翻跟頭,打把勢,一到了實戰,拳骨無力,打人都不疼,身體更不抗打。
秦皓輕歎一口氣:“隻要是中國武術就沒有不能用於實戰的,因為那些套路都是經過搏擊而演變成的招式,隻是由於傳授年代久遠,文長武短,傳到今天隻剩下一個套路空殼了,有的連空殼都沒有留下了,所以當即武術,有三種形式,打法、練法和表演,打法是搏殺,練法是修身,表演是娛樂,絕大多數國人都把武術弄混了,不清楚內涵,才會一葉障目,不見森林,以為武術一無是處,目光何其淺薄鄙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