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海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不周山是人界唯一能夠到達天界的路徑,隻可惜不周山終年寒冷,長年飄雪,非凡夫俗子所能徒步到達。傳言曾有凡人為見神仙一麵而隻身上山,但卻未曾見其返鄉。自此之後,人人皆煉其身,鍛其骨,以使得自己有足夠的實力攀登不周山,是為修真。後由於天條的放寬,無數凡人開始修真,為使自己能早日功德圓滿,不少人開始競相挑戰不周山。
公元2000年5月20日庚辰年辛巳月己卯日。太陽快要落山了,給不周山渡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使大山顯得更加深奧,今天是5000年一回的開天門的日子,相傳天界每隔5000年一次天門大開,方便從不周山上來的各類修真的妖魔鬼怪躲過天劫而直接飛升仙界,所以這一天也有各門各派的人從四麵八方趕來不周山以期能不曆天劫而飛升仙界。
太陽餘輝漸淡,眾修真魚貫穿過天門,進入仙界。看來這一次飛升的人數還不少呢,畢竟是5000年才有一次呀,眼看著就剩下最後一個人了……
最後等著進入天門的是一個十八九歲的少年模樣,沒有和前麵的那些老古董一樣道袍金冠,而是一身的運動裝,腳穿蹬山鞋,後麵還被了個大包袱,鼓鼓囊囊的,不知裝的什麼東西。
天黑了下去,值日功曹大喊:“哎!說你呢,最後一個,趕快呀,天門要關了。”
“來了,來了,前輩等等呀!”
當他進入天門的一刹那,突然這間天色大變,天門猛地閉上了,半空中隻聽得“啊——啊—”一聲淒厲的慘叫,再看那個少年衰鍋身上火光四射,刹時之間灰飛煙,連根毛都沒有留下。
值日功曹一看:“哎喲?怎地天門提前關上了呀?”閉上眼睛掐指一算,點了點頭道:“原來如此,算了,就算那小子倒黴吧。”虛空一劃,劃開天幕,身形一閃也回天界去了。
陸少雲隻覺得渾身疼的厲害,火燒火燎的。眼睛也睜不開,不知怎麼回事,心中暗想:“這是什麼感覺,怎麼這麼難受呀?別人升仙時都是祥光繚繞,仙樂飄渺,到我怎麼這麼難受呢?”
陸少雲,也就是進入天門時灰飛煙滅的那個少年衰鍋,職業修士,也就是修道的,或著叫修真者。四大天師葛天師的弟子。葛天師葛洪,字稚川,號抱樸子,人稱“葛仙翁”,丹陽句容縣(今江蘇省句容縣)人。約生於晉太康四年(公元二八三年),卒於東晉興寧元年(公元三六三年)。晚年,他隱居在廣東羅浮山中,既煉丹、采藥,又從事著述,直至去世。對他的一生,明代陳嘉謨在《本草蒙筌》中引用了《曆代名醫像讚》的一首詩來概括:“陷居羅浮,優遊養導,世號仙翁,方傳肘後”。但這隻說出了他煉丹采藥,隱逸求仙的一麵。而他另外的一麵卻被忽略了。其實,他是古代一位鼎鼎有名科學家,在醫學和製藥化學上有許多重要的發現和創造,在文學上也有許多卓越的見解。他的著作,約有五百三十卷。不過,大多已經散佚,流傳至今的,主要有《抱樸子》和《肘後救卒方》。《抱樸子》是一部綜合性的著作,分內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內篇說的是神仙方藥,鬼怪變化,養生延年,禳邪卻病等事,屬於道教的著作。但其中《金丹》、《仙藥》、《黃白》等部分是總結我國古代煉丹術的名篇;外篇說的是人間得失,世道好壞等事。其中《鈞世》、《尚博》、《辭義》等篇,是著名的文論著作。《肘後救卒方》簡稱《肘後方》,是他在廣東編著的一部簡便切用的方書。收錄的方藥大部分行之有效,采藥容易,價錢便宜。而且,篇帙不大,可掛在肘後隨行(即今天所說的袖珍本),即使在缺醫少藥的山村、旅途,也可隨時用來救急。所以,受到曆代群眾的歡迎。葛洪的醫學著作,據史籍記載,尚有《金匱藥方》一百卷,《神仙服食方》十卷,《服食方》四卷,《玉函煎方》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