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時,大明宮,珠鏡殿。
與王傑想象得宮宴不同,珠鏡殿中的座位布置竟是依舊按照上回外交使宴時的分餐落座製,隻是這回一張席案後卻僅得坐下兩個人了。
值得慶幸的是,這回案與案之間的距離比上回的間隔還要再大些,同座之間即使有交流,也不必像上回一般刻意壓低音量。
尤其當王傑看到自己的同座是徐知讓時,心底的慶幸又加深了一分。
徐知讓這回穿的是專為赴宴製作的禮服,還鄭重其事地戴了素日裏少見的進賢冠,冠額上鏤著金銀額花,冠後飾有納言,用羅為冠纓,直垂頷下,一根玳瑁簪橫貫冠中,冠上又有銀地塗金的梁。
王傑特意看了一看,徐知讓戴的是二梁。
徐知讓見到王傑過來,自然十分高興,兩人互相見了禮後,又分別在案後坐了下來。
此時尚未開宴,殿上坐主座的幾人都還未露麵,已然落座的諸人都在與同座小聲地說著話。
因此,待王傑一坐下來,徐知讓便傾身開口道,“……宋先生竟與太子殿下同座。”
王傑一怔,下意識地便往殿上看去,果然看到宋士諤一人遠遠地坐著,身旁還空著一個位子,的確像是上回太子應坐的。
不過王傑僅看了一眼,就收回了目光,對徐知讓笑著應道,“是啊,上回的外交使宴卻不見宋先生呢。”
徐知讓亦笑道,“聖上與皇後看重四皇子,自然也就看重宋先生了。”
王傑又是一怔,少頃,他才明白過來徐知讓是借這機會寬慰他上回弘文館的事,想到此節,王傑忙對徐知讓友好地笑了一笑,卻不多說,反轉而問道,“今日怎不見徐國公?”
徐知讓一頓,道,“家父因事務繁忙,遂令長兄代而前來。”
王傑應了一聲,似乎對此並無興趣,“想來周太師也是如此罷。”
徐知讓笑了笑,將話題變了方向,“今日宴上吃蟹,卻不知以何物相佐?”
王傑笑道,“我聽宮人說,配菜大約不過兩樣,是肥臘鴨和牛乳酪;若吃了蟹後仍覺不足,還有琥珀醉蚶及玉版鴨汁白菜;果瓜是謝橘、風栗和風菱。”
徐知讓不由讚道,“我聽了便覺得豐盛,”他頓了一頓,又似不經意般地追加了一句,“若由尋常宮人一一報來,定是語聲未畢而垂涎三尺了罷。”
王傑心下一怔,隨即微笑道,“……自然。”
徐知讓剛要再開口,就聽殿上傳來了內侍監的輕鈴聲,接著殿中窸窣的竊語聲便依次消弭了下去。
令王傑意外的是,今日的宮宴竟不分男女坐席,當他跟著殿中眾人站起來往殿上看時,赫然發覺徐貴妃與周婕妤也在殿座之列,隻是他站得稍遠,實際並不大能看得清二妃的麵貌。
殿中眾人按宮中禮數依次行禮、分別落座,接著由各座隨侍宮人布酒、置前菜,雖然王傑的杯子裏依舊斟的是果飲,但他見這莊重場麵,身子也不由跟著坐得正了些。
待布置完畢後,便是安懋與宋皇後祝酒的時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