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一口說出三個稱呼:東王、清胞、四弟其實全都是指楊秀清,洪秀全不願插手具體事物,遇事都往楊秀清身上推,自己好落個清閑。他沒有想到這件事就是與楊秀清有關。
石達開隻得說明原委:“小弟此來就是與四兄有一小小過節,怕引起誤會,特來請天王主持公道。”
洪秀全立即意識到可能又是楊秀清在以勢壓人了,去年冬天楊秀清突然天父下凡附體,直找到天王府來,劈頭蓋臉就指責洪秀全有錯,還差一點打了他幾十板子,洪秀全至今想起來都冒冷汗。這個東王可惹不起,天王不想淌這個渾水,不過他還是想聽聽事情經過。於是道:“達胞如實道來,看朕能否幫忙。”
石達開隻好耐著性子,一五一十把牧馬人事件詳細向天王說了一遍,最後憤憤不平道:“衛國侯完全是主持公道,事情處理得通情達理,四兄為什麼要抓他?這樣是不是太專橫跋扈了?請二兄加以勸阻。”
洪秀全上次逃過那幾十板子已是僥幸,至今還心有餘悸。隻要自己的萬歲寶座還在,他就不想多管閑事,惹禍上身。於是,他婉轉道:“朕入住天王府以來,從未出過大門,外麵的事情已很陌生,不便主動去找四弟說什麼事情。如果四弟有事來天王府,朕可以順便勸勸他。達胞放心,清胞隻是性格太張揚愛耍威風而已,也不會出什麼大事。看在他為國辛勞的份上,大家就心字頭上一把刀,忍了吧!”
石達開有些失望:“萬歲,您一味這樣縱容他,必定對天國不利。四兄掌管著天國軍政大權,雖然功不可沒,但他這樣亂用職權,會傷害許多賢良的。”
洪秀全仍然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東王令嚴,人所皆知。朕即使萬歲之尊也奈他不何,去年冬天他要打朕,朕也隻是求饒,這件事達胞也應該知道。朕也是顧全天國大業,一味忍讓啊!”
作為一國之主,洪秀全把話說到這個份上,看來也確有他的苦衷。洪秀全一副愛莫能助的樣子,石達開還有什麼可說的呢?萬歲隻是空架子,徒有其名,不能對他有什麼指望的。
石達開心中一涼,算了,隻當這個萬歲不存在吧,一切都讓我們自己去扛吧。但願楊秀清頭腦發昏得不是那麼嚴重,還能保持一定清醒,一切都看楊秀清如何處置了。石達開不想再在天王府裏浪費時間,他必須馬上到東王去,直接勸解楊秀清。
石達開於是立起身來,向洪秀全抱拳施禮道:“打擾萬歲了。小弟這就去東王府,向四兄直接勸解。”
洪秀全巴不得這一句話,他從寶座上走下來,送石達開出門,話鋒一轉:“聽說達胞在主場西征時,重用地主豪紳,這有違天國宗旨。以後達胞注意便是了,別讓人家說我們和妖朝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