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東王跋扈由來已久 秀全忍讓顧全大局1(1 / 2)

德興阿將詹啟綸一夥叛徒分散在各個戰場,故伎重演,在夜深人靜時現身說法:“太平軍弟兄們,你們因生活所迫才誤入匪窟,吃沒吃好,穿沒穿好,有妻不同房,有家不能養,沒有過上一天太平日子。我們自從投靠朝廷以後,吃香喝辣,娶妻生子,小日子過得真滋潤啊!快拉隊伍過來吧,快來投靠朝廷吧,這邊幸福生活在等待你們。”

叛徒們的這些話是很有煽動性的,各前沿陣地都有多少不一的太平軍兵士,帶著武器投靠了清軍。這種現象對江北的太平軍很不利。

打破江南大營後,楊秀清已經認識到東征和西征同樣重要。於是他讓石達開去武漢主持湖北軍務;讓韋昌輝繼續圍攻南昌;讓陳玉成、李秀成幾個丞相帶兵蘇南,發展蘇、常一帶。他沒有更多的兵力去對付一水之隔的江北大營,江浦、瓜州的太平軍大部分時間處於被動防禦,根本沒有能力消滅這夥叛徒,盡管知道他們的危害很大,也隻能任其胡為。

楊秀清指示鎮江守將吳如孝道:“詹啟綸曾是你的部下,過去他很聽你的話。你可利用這層關係說服詹啟綸重新回歸天國,隻要他痛改前非,再來幫天國做事,我軍既往不咎讓他官複原職。”

對東王的誥諭,吳如孝是不敢違背的。於是,吳如孝以個人身份給詹啟綸寫了一封勸降信,信的大概意思是說:我們曾經一起發過誓言,為推翻滿清奮鬥終身。你應該翻然悔悟,以民族大義為重,再次回到反滿隊伍中來。滅妖不分先後,注重現實表現,隻要為太平軍做事,天國一律寬大優待。

不過這封信沒有到達詹啟綸手中,送信人在江北的路上,就被清軍俘獲。這封信也作為朝廷研究軍事的參考資料,放入了檔案之中,至今還可以查到。

事實證明即使是在太平天國全盛時期,也僅僅是占據了幾個省,就是對近在眼前的一些無恥叛徒,他們也無力剿滅,隻好采用這種示弱的勸降方式。

可是,燒炭工出身的楊秀清畢竟還是文化知識有限,小富即安、小富即狂,四年來掌管天國軍政大權,個人野心越來越膨脹,做了許多淩上欺下,專橫跋扈的事。好多事都是大耍威風,毫無道理,已經沒有了人之常情,曆來稱兄道弟的北王、翼王也時常被楊秀清搞得下不了台。秦日綱、胡以晃、陳承鎔、黃玉昆等一些後封的王侯,更是不被楊秀清放在眼裏,動則處以鞭刑。所以,從韋昌輝以下諸王侯都不願呆在天京,喜歡外出帶兵,這樣免得受窩囊氣。

洪秀全住進天王宮以後,深藏不露,幾年難得出門一次。而楊秀清則是幾年沒有出過天京城一次,他的東王府因為是天國最高辦事機構,所以擴建規模不亞於天王宮,其雕龍畫鳳,金碧輝煌,比天王宮還氣派。天國軍民大部分過著大集體的軍事化生活,睡大通鋪、吃大鍋飯,不允許有個人財產,打了勝仗繳獲的金銀財寶都交聖庫,個人私藏金銀是要殺頭的。所以盡管很多時候,普通軍民們連飯都吃不飽,可是天王、東王府裏卻可以揮金如土,極盡聲色犬馬之能事。